丁酉喝茶記
周末,可以給自己一個下午或半個夜晚,睡不著覺就去喝茶。
001.元宵既日在喜泉品味董氏勐庫
【又逢周日。陰晴不定三天后,終于在午間就見到陽光,幾人約在康樂茶城小聚。云草堂是個不錯的名字,抵達時,茶已開泡。婦人執壺,玻璃杯,茶湯淺黃,香氣淡雅,細品有清甜如絲……另有三名年輕女子在店內各自忙碌,或理茶或快遞或穿行,皆背影或匆匆,如咂摸之后仍飄忽不定的茶味。三四杯后起身告辭,我在前往喜泉的路上問亞平兄,“什么茶?”他說,“2015年賀開。”——我本揣摩著,那茶更像臨滄茶區的二春滋味。】
男人泡茶難免粗放一些,董老板左手托著竹煙筒右手持開水沖茶,茶客多就顯得茶壺小,壺里的茶經開水喚醒后甚至綻出壺口,他把茶湯倒入公道杯后就再續上一道開水,然后直接把茶壺屁股朝天擱在公道杯口,未使用濾網,在出湯的間歇狠狠地吸上一大口煙,待兩道茶湯匯成一大杯再分到各自的50克玻璃茶杯品嘗。這一款茶是“凈地玉泉”系列古樹茶生普龍珠,2007年采摘初制存儲,2009年制型,標簽上標注了“冰島”二字,估計他這一泡應放了三顆,二十克左右,茶湯橙黃,茶氣濃郁;洗過一道后品嘗第二道,澀味明顯,茶氣霸道,內容豐富;第三道依然澀感不減但能漸次消退,待到第四道澀感才減弱且消退及時,他說,“最好的味道應該在第十道左右!”按照他的泡法,他說的第十道茶按日常泡法應該是第二十道了。懷著對第十道的期待,逐道品嘗,每一道茶氣都是足的,湯色越來越清亮,味道由粗獷轉向細膩——果然,在第十道茶時,我們感受到了冰島茶的細膩香甜,湯色通透明亮。冰島的本色味道持續三四道之后,回甜依然明顯,但有澀感和其它味道浮現。見我咂摸,董老板問我味道是否變化,我說茶氣依然足,只是冰島的香甜弱化,微澀泛起……董大爺不言語,利索地剝開一枚新茶,直接塞進茶壺里,續加開水之后埋首于竹煙筒徑自大口吸煙——見慣了諸多茶人泡茶時的循規蹈矩,他那份灑脫讓我對茶人有了新認識,加之茶案上也是各種物品紛亂雜陳,對他再也喊不出董總董老板,只想喊董大爺——加過新茶,沖過兩道,冰島茶的味道果然再次涌現。在冰島本味之外,此茶又融合了各種氣韻,據董大爺講,冰島茶占到40%左右,還揉進了壩糯、大小戶賽、懂過等勐庫茶區的其它古樹茶。想必他的“勐庫”茶餅,亦是同樣的原料配比。以前多習慣單山頭及各村寨純料,把同茶區各個山頭村寨的茶混在一起倒也不失為一種飲法——若山頭茶純料茶最好要“白瓷蓋碗兒青色盞,蘭花指翹美眸彎”,而董老板的茶區拼配茶卻既可以三口淺品斂息回味又可以推杯換盞大口滿飲,斯文之余溢出一份勇猛的俠氣!
另一款熟茶散料同時開泡,由2005年及2006年勐庫茶區古樹茶原料發酵而成,湯潤色紅,迎著陽光拍一張照片,晶瑩剔透,入口香滑,但就個人口味而言,其內容尚不夠醇厚。“凈地玉泉”系列有400大餅熟茶,以及200克小餅生茶,生茶口感尤佳,第三道,一汪甜滑香氣涌出包容味蕾滋潤喉腔,甚作嘆服,但因時間倉促未做細品。亞平兄極力推薦一款大戶賽生茶,距今已有十年,他認為性價比甚高,包裝標明為大富賽高山生態茶,尚未開泡品嘗。未盡之意,皆留作下次茶聚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