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萬卷書才能看清皓月繁星
行萬里路才能回到內心深處
2015,沒有意外,我畢業了。
曾經,在無數明媚的午后或是陰雨的寒夜,我坐上校車駛向校外。在車上的我時常會幻想,若這便是我最后一次離開校園……每每此刻竟都會些許鼻酸。
真正離開的那一天,并沒有難過。也許是因為沒有坐上那容易多愁善感的校車,取而代之的是大學死黨的小電驢。我們一路上有著沒著地聊著,刻意避開傷感的話題,到下車分別,也只是匆匆幾句。也許當時的我渴望用回家的愉悅沖抵離校的悲傷。我是做到了,但也失敗了。因為當我意識到,家一直都在,而校園的生活已離我遠去時,被抑制的哀傷便以成倍洶涌的態勢向我襲來……
離校的哀傷還未淡去,在家僅僅度過一周后,我又離開了。這次的目的地是,遠方。
對于我的這個決定,很多人表示困惑。而這些不理解也并非不是沒有道理的。雖然比起遠方繁華絢麗的都市,我的家鄉還只是個準三線城市,但在我的心里,它毫不遜色于中國的任何地方。
可能你認為我是在偏袒,那是因為你未曾見過它的美麗。
繞城而過的清澈河流你未曾見過;綻放全城的三月紫荊你未曾見過;晴空萬里的白日你未見過;夢幻迷離的夜景你未見過。高聳的寶塔、奔流的瀑布、斑駁的城墻,還有那絢爛的煙火與掛滿孔明燈的夜空你都未曾見過。如果你見過,你會嫌我說的不夠多。來到遠方,我離開了它,離開了家,離開了許許多多的朋友,離開了點點滴滴的回憶。
在陌生的遠方,我是孤獨的。所以,我為什么要離開。
毫不夸張地說,離家之前,我甚至沒有考慮過遠方究竟能帶給我什么,憑的只是一股冒險的傻勁。很可笑對吧,即便你說我是唐吉可德我也絲毫不會介意。
我喜歡看書,書本中光怪陸離的世界常令我沉迷,無論那些故事是幸福還是痛苦、是高貴還是卑微、是勇敢還是懦弱,它們都是那么地吸引我。對我而言,能與書中的主人公們一起經歷各種愛與勇敢,那將是最美好的事,只有大地上投射出這個人的影子,那他才屬于完整。因此,我不后悔,我終于走向了更廣闊的故事當中,再難又有什么可怕的?
玩過游戲的人都知道,在新地圖里開荒的收獲肯定是遠高于在新手村刷怪的,這一屬性同樣對我適用。也許讓自己的職業技能得到質的飛躍尚需時日,但我內心的成長一直都在分秒必爭。
為什么?
當我一個人遠方的宿舍時,沒人能夠說話,我只能跟自己說;當我一個人擠地鐵時,沒人能夠說話,我只能跟自己說;工作上的壓力沒人傾訴,同樣你只能跟自己說;明天的房租還沒湊齊,你還是,只能跟自己說。
說著說著,你的心就硬了。硬得稍慢一點,它就會被揉碎,你就會退縮。退出屬于你的故事,退回到你口中一直討厭的那個被安排好的角色。
如今,我走在異鄉的街道上,偶爾還會想起校園的故事與家鄉的點滴。至于感受,自然會是有甜蜜也有酸楚。但正是內心這種豐滿的情感讓我覺得,我是完整的。即便有一天,我離開了這個故事。但無論再去哪,我都有著屬于自己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