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在課堂上打趣說:“二孩全面放開后,70后是不能生,80后是不敢生,90后是不想生。”面對朋友圈里對于生還是不生二孩的困惑,我是有經歷也有猶豫的。所謂的“大寶的衣服小寶還可以接著穿”、“姐姐可以幫忙帶妹妹”之類的其實純屬站著說話不腰疼:今天衣食住行四樣事中,最沒壓力的當屬買衣服了,何必為了讓大寶的衣服不浪費而擠上二孩的大軍中?至于大的帶小的,我只能說是個可遇不可求的事情,諸君看看新聞報道吧,大寶愿意讓你生已經是謝天謝地了,還想讓他讓出獨占的愛,恐怕門也沒有啊!
我們家大寶和小寶差了將近六歲,主要是因為巨蟹座的我猶豫再三優柔寡斷。盡管我很喜歡小孩子,但抱別人的孩子玩弄一下稱贊幾句“好可愛啊”是很簡單,但從懷胎十月到喂奶換尿布一點一滴地看她長大則完全不是那種純欣賞的事情了。尤其是大寶越來越大,生活和學習逐漸可以自理的時候懷上二胎,幾乎是把前面幾年那種疲累不堪手忙腳亂的生活再過一遍。所以“三年抱兩”是很有道理的,從生理和心理都是合適的時間,只是在生活節奏極快的今天,生二胎越發需要勇氣的今天,恐怕大部分人都要好好掂量一下生二胎的成本與付出。
例如說,從知道懷孕的那一刻開始,就要給媽媽補充營養,安排聯系產檢醫生,家里所有的節奏都開始進去寶貝時間,老人家可能也不能沒法休息,又要準備幫忙帶下一個了。更重要的是,大寶可能開始發現自己不是家庭關注的中心了,大家可能都在討論所有關于新生命的事情,她內心的失落和情緒變化,是大人不能不留意的。
另外,在優質資源要靠各種各樣方式去搶的今天,從懷孕的那一刻拼爹拼媽的游戲就開始了:好的醫院,好的產檢醫生,B超,床位……甚至你可能要考慮,幼兒園、小學、中學的學位,順帶就是學位房買在哪里?還有就是多了一個小寶寶,原來那輛小車是不是該換了,是不是要趁雙十一從兒童座椅到紙尿褲搶一遍?……打住打住,看了以上這些,你是不是覺得:算了,一個挺好,沒生更好?
不過,人生最重要的就是這個不過。
不過是怎么樣?有了二娃,你又能重新地感受一遍生命的奇妙和感動:從知道ta是一顆小小的受精卵開始,到第一次去醫院建檔,第一次看到媽媽的肚子逐漸隆起,第一次感受ta在肚子里的活動,第一次從B超里看到ta的輪廓……你會不停地感受ta給你帶來的驚喜,那種因為生命各異而帶來的精彩,不是一般言語可以概括的。盡管你也會擔心各種各樣的意外情況,但更多的是對ta出生后的期待和期望。當ta呱呱落地后,你還是會手忙腳亂:會擔心ta會不會得黃疸,會擔心吃奶吃得好不好,同時還要照顧生產后虛弱的媽媽。你會家里醫院兩頭跑,如果有工作的話恐怕還要兼顧三方面,這時候你恨不得三頭六臂,可是看到那個肉嘟嘟的小家伙,你會有一種心都融化了的感覺。這種生命的奇妙,只有當父母才能感受得到。
是的,在我打下這段話的時候,這個調皮的小家伙又爬到桌子上準備摳我的鍵盤了。是的,在她出生后,我們家里所有的柜子都要裝上兒童扣,所有轉角都要裝上防撞角。每天回到家我都要面對一堆被扔在地上的玩具和書本,每天都要幫忙想給她做什么東西吃,每晚都要哄著去給她洗澡……不過,當躺在床上她喊著“爸比”的時候,我還是高興地屁顛屁顛地跑過去,哪怕下一秒她就是在我臉上劃兩道。
孩子是上天賜予的禮物,也是自己最好的老師。在帶娃的過程中,你會逐漸培養起責任感,會考慮很多,會多愁善感,會煩躁也會嘗試去控制自己的脾氣。你會慢慢習慣蹲下來用平等的眼光和她對話,會趴在地上讓她騎著走,會在她笑的時候自己跟著笑,會在她哭的時候心里也一抽一抽的。你會為了孩子去看原本從來沒打算看的醫學書,會在孩子發燒感冒的時候上網找各種藥物的特性各種中藥的偏方。其實,孩子也在陪著我們成長。他們在長大,我們在成熟。
在一個自由選擇的時代,也許我們可以選擇更為自由快活的生命方式。不過,我從不后悔有兩個可愛的小孩。她們讓我的人生有了另一種期待以外的設計。其實未必飛黃騰達或者無憂無慮就是完美的人生,有著親緣關系的人生交錯,我覺得此生已經非常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