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小孩看起來有明星相,又能歌善舞的,我們把這最后的一個名額給她。”
在超市、商場、游樂園、幼兒園等場所,不少小朋友被某公司的星探“偶遇”,被邀請去試鏡。
然后說孩子有明星的潛質和天賦,這些機構還提供給家長看一些小孩子拍的視頻。
告訴家長,一來可以鍛煉寶寶的綜合能力,二來他們公司會給孩子拍攝一些微電影,以后對孩子來說也是一段不平凡的經歷。
上面的情景,我想,我們自己或者身邊人身上,都曾經發生過類似的情景!
在現在這個網紅的時代,可能直播吃頓飯,都能紅透半邊天。
許多家長,期盼自己的孩子可以成為明星,歌手,演員,模特等。
他們堅信,出名要趁早,想像著孩子,可以簽約大牌經紀公司,走上光輝的明星大道。
這也成就了許多有心人,利用家長們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態,開辦了各種童星培訓機構,什么兒童模特培訓機構……
動不動就是上萬的培訓費,甚至高達幾十萬的天價費用,名曰可以帶孩子走上“童星”之路。
加上培訓機構的工作人員,對著孩子海夸一通,家長們瞬間就飄飄然,覺得自己的孩子真的是一塊好苗子。
如果不投資,真的是太對不起孩子了!
于是,許多家長們就義無反顧地砸錢,砌造孩子的成名之路。
然而,這些童星培訓機構,就真的那么有能耐嗎?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今天,我邀請我的先生,一名商業綜合體的資深企劃人。
來給大家說說,他對這些培訓機構的看法。
首先,先來談談培訓機構的談判三要素。
第一:做公益
很多培訓機構過來跟你談判,第一句話就是,我們是來做公益的。
我來解釋下,他們所謂的公益是什么?
無非就是在本次活動中不收取任何費用,然后也希望我們也不收取他們場地費啦、物業管理費、電費、稅費等等。
簡單來說,就是掛著公益的名頭,做著商業的事情。
第二:拉人氣
看著跟你談公益不行,培訓機構的渣渣們會試圖說服你,他們是為了給你帶動人氣的。
身為一個甲方企劃,你想想看,你們這么會聊天,正常人能跟你們合作么?
還是說,這個商業綜合體項目,已經淪落到需要一個培訓機構帶動人氣了?
沒錢,出來蹭人家場地,還以一種救世主姿態出現,告訴人家我是給你們帶人氣的,這都是什么邏輯?
第三:提檔次
當用提升人氣,也忽悠不了你的時候,培訓機構開始跟你談逼格。
我們的老師是來自法國的LISA,拿過泛南非地區某某小鎮最有影響力表演獎。
她的到來,必定讓你們的項目提升一個逼格階層。
你讓招商的同事怎么看?
一個活動就提升整個商業項目的調性了?
最令人發指的問題,其實是這些培訓機構幾大弊病。
第一:師資力量。你在去這些學校報名的時候,有看過教你小孩的老師,有什么樣的資質么?
是否看過他們的畢業證書?文化水平?專業技能?
我敢說大部分的家長是不看的,然后看著別人家小孩去了自己家小孩也就跟去。
美其名曰,不想讓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如果你知道教你小孩的都是些學渣,無所事事開個培訓機構。
假裝教育工作者順便撈金的時候,你還覺得沒輸在起跑線上么?
第二:利用學生資源牟利。這個可能需要我來解釋一下。
基本的操作流程是這樣的,某某電視臺需要一些兒童演藝的資源,然后愿意支付給培訓機構一些費用來征集。
培訓機構打著某某電視臺的旗號在當地開始征集,當然,征集是免費的。
但是征集之后呢,會有海選,然后就會跟你收一個短期培訓費。
再下一個階段,又來一個進階培訓。
當然,這個過程中,已經有很多人報了他們的培訓機構,為啥呢?
因為覺得能有機會發光發彩唄。
其實呢,這個在圈子里,這樣的行為稱之為調貨。
對培訓機構而言,孩子們只是可以換錢的貨罷了。
第三:錯誤的審美。培訓機構為了讓家長看到成效,往往是學生剛學會了皮毛,就到處帶著學生登臺演出。
說句實話,這樣的演出質量,要不是因為演出的是小孩,我真想分分鐘喝倒彩。
可學生不知道啊,家長不知道啊,自我感覺非常良好!
這樣的他們,所塑造的審美觀點是非常扭曲的,對未來的發展也尤為不利!
此文純屬作者原創,轉載請聯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