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人生設計就是把設計思維運用于職業生涯規劃的一種方式,目標是運用設計思維發現自己未來想做什么?這是斯坦福最火的一門課。
傳統的職業生涯規劃思路是專注初心,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選擇,做出決定,并且把事情做成。
人生設計的思路是重新定義問題,找到盡可能多的選擇,選擇一個進行快速嘗試直到成功。
前者是做人生工程,后者是做人生設計。
你喜歡哪一種呢?其實這背后的終極問題是你希望自己的人生是一個工業品,還是一個藝術品是一次項目還是一次創造?或者是兩者的結合?
精心設計的人生是一種有意義的生活,它可以讓你的信仰以及你的行為實現和諧統一。
在開始設計人生之前,你需要學會像像設計師一樣思考問題,具備五種基本基本心態:“好奇心、努力實踐、重新定義、專注和深度合作”。
斯福大學人生設計課的作者在書中通過分析測評當前的生活、創建人生指南針、尋路、擺脫困境、制定你的奧德賽計劃、原形設計等篇章和方法來教會我們如何設計一個精彩的人生。
一、分析測評,當前的生活。
在人生設計中。我們經常會進行重新定義。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人生不可能被設計的很完美,你的人生不可能只是一種活法。而重新定義是設計師應該具有的最重要的設計心態之一,很多偉大的創新都起源于重新定義。
從當下所處的位置開始人生設計,我們需要把生活分成若干個不同的領域,健康、工作、娛樂和愛。“健康/工作/娛樂/愛儀表盤"是個非常棒的自我評估工具,它幫助我們客觀的評估當前的情況。
我們雖然無法知曉未來,但是在開始進行人生設計之前最少應該充分了解自己的起點。基于這個起點找到正確的人生方向。
這時我們需要一個指南針。
二、 創建人生的指南針
創建人生指南針需要兩樣東西,一個是工作觀,一個是人生觀。
通過工作觀的澄清,我們需要知道工作對于自己來說意味著什么。
通過人生觀的澄清,我們明確對世界以及世界如何運作的看法,這看起來很虛幻。再具體一點,就是說我們要了解是什么賦予了我們人生的意義?是什么讓自己的生活充滿了價值?在人生中,什么對自己來講最重要。一旦明確了自己的工作觀和人生觀,那么你會擁有自己的指南針,從此他踏上人生設計的大道。
三、尋路
有了指南針之后,你就要用它來明確自己的方向了。
但是人生中的尋路。和我們在現實當中的尋路是不一樣的。人生沒有一個必須要達到的目的地,你沒有辦法使用GPS定位。那么尋路時,首先出現的線索就是”投入和能量“。
作者推薦用美好時光日志這個工具,來幫助我們了解自己什么時候是最快樂的,當你明白什么活動會讓你全身心投入時,你就會知道,如何設計人生了。
記錄美好時光日志的行動中,你要記錄下你全身心投入、精力充沛的時刻和分心、無法集中精力的時刻,這種有助于你提高專注力,并且發現是什么在發揮作用。
換一句話說,我們就是用美好時光日志,這樣的方法來發現我們的心流體驗—— 心流體驗是指全身心投入的一種心理狀態,心流產生的同時伴有興奮感,當你在某項活動中處于心流狀態時。你會全身心的投入其中。
美好時光日志中的記錄時,要關注兩個因素。第一是活動記錄,記錄那些能讓你全身心投入,并且感到能量充沛的活動。第二是反思,反思這些活動。在什么樣的地方,讓你感到有收獲,收獲是什么?
四、擺脫困境
不要擔心陷入困境,設計師總是會處于困境。在你思考清楚之前,你不可能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想要的東西是什么?所以你必須有盡可能多的想法和可能性,構思、構思、再構思,讓自己打開思路,拒絕自我設限。
作為一名人生設計師,你需要接受下面兩種觀點。
一、只有好點子足夠多,你才能從中做出選擇出更好的
二、對于任何問題都不要選擇第一解決方案。
那么如何來獲得更多的好點子呢?
作者在這個部分給出了”思維導圖“工具。這個思維導圖的用法和我們常規用法不太一樣,它更多的是用來進行發散思考的。使用的方法是這樣的:
你可以從一個詞聯想到相關的詞匯
以此類推逐漸打開創意空間,讓更多的想法產生。
思維導圖采用圖解的方式把你的想法以及與其他相關聯的想法自動連接在一起。你可以通過這樣的一些想法,關聯出無數的好主意。
五、制定你的奧德賽計劃
你可能會奇怪,為什么叫做奧德賽計劃呢?這里的奧德賽計劃。出自古希臘的荷馬史詩。史詩講述了奧德修斯海上漂流的故事。作者借此隱喻人生如一場探險。因此,我們需要花些時間,想出多種辦法。
因此,作者提倡我們要設計三個不同的五年計劃。這三個計劃將給你帶來三個真正的選擇,充分發揮你的創造力。
第一種選擇是你正在做的事情。
第二種選擇。如果你突然無法從事正在做的工作,那么第二種選擇就是你想要做的事情。
第三種選擇在不考慮金錢和形象的前提下,你想要做的事情和你想要過的生活。
作者在這里特地提出,你一定要去和其他人分享你的三個計劃表,因為充分了解可選方案的最佳方法就是和朋友分享,大聲的說給他們聽。
六、原型設計
原型設計的方法包括人生設計采訪、原型體驗和展開頭腦風暴。
人生設計采訪。又叫原型談話。其實就是職業訪談。通過對目標領域成功人士或有經驗人士的采訪,我們可以在進入一個新的行業或者新的崗位之前,盡可能多、盡可能真實的去了解相關的信息,幫助我們理解目標,更客觀地進行判斷。
人生設計采訪非常簡單,就是了解他人的經歷,在采訪中你所要了解的內容包括:”他是如何開始,從事現在所做的事情的他是如何獲得該專業的相關技能的?如果你從事他現在的職業會怎么樣?“
通過人生設計訪談。除了可以了解未來崗位或者未來行業的相關信息之外,還有一個非常棒的收獲,就是你可以積累在目標行業的人脈網絡。這對于職場新人或者是轉型人士來講是非常非常寶貴的資源。
原型設計的另一個方法就是原型體驗。通過體驗能夠獲得一個與未來生活直接接觸的機會。例如花一天的時間在自己喜歡的行業進行觀摩。
除了以上內容,作者還在書中就如何求職、如何做出幸福的職場選擇、如何接受失敗等等給出了很多有建設性的建議。篇幅原因就不再一一贅述。
【后記】
斯坦福大學人生設計課。這本書是非常實用可操作性很強的一本好書。一本生涯工具書,值得反復細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