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四十四年來走過的生活歷程,做過許多糗事,生活中的糟粕也罷,生活中的精華也罷,都是生命組成部分,都是自己真真切切的人生體驗。
1
還是穿著開襠褲,在街上亂跑的年齡,對大千世界充滿好奇之心,對真善美還缺少正確的判斷力。
有一天,街上闃無人跡,生產隊的時節,大概都上地農忙去了。我在街上閑溜達,與一只老母雞不期而遇,旁邊正好有一糞坑,邪惡念頭頓生。
手一伸,攔住它的去路,掉頭要跑,我快如閃電的跑去,又給截了下來,它東奔西突,我東攔西擋,它飛我就蹦,它叫我就喊,三五米之內是我們斗爭的空間,唯一留給它的出路,便是那口糞坑,它意識到那對它意味著什么,始終不肯就范,一場毅力與智慧的大比拼拉開帷幕。
終于,十多分鐘之后,它有點體力不支,神情恍惚,我也是氣喘吁吁,汗流浹背,但我攻勢絲毫未減,一路攻城略地,它已經立在了糞坑的邊緣,困雞猶斗狀,我拾石頭一擊,猝不及防之下,它懊惱的極不情愿的跌進了糞坑,噗噗愣愣幾下,便悄無聲息了,我也快一點跑離了是非之地。
現在回想起來,我與它無冤無仇,卻無端的荼毒生靈。自此,反省與自責伴隨我,它教我敬畏生靈,敬畏自然。
2
“高筑墻,廣積糧”,小時候家家的房檐上、廁所墻檐,都堆滿了柴草,在隆冬季節到來之際,化做了家家煙囪里的炊煙。
幾家的共用廁所墻檐上,堆放著幾家的柴草,我上廁所的時候,時不時的要劃一下我的臉,不免惱羞成怒,總想除之而后快。
小孩的心思總是難猜,在又一次被劃臉之后,手里邊正好拿著一盒火柴,看一下四周無人,“哧”的劃拉一下,小火苗快樂的燃燒起來,放入柴草中,火“騰”的一下便著了起來,我機靈咣當的跑回來家,縱火者逃之夭夭。
很快,救火者蜂擁而至,四周人聲鼎沸,我隨大家攀上梯子,來到曬坪之上,看狼煙滾滾,聽指桑罵槐,心中巋然不動。反而有人指名道姓說是某某個孩子所為,真實的“縱火者”倒是在“隔岸觀火”了。
晚上,聽父母在油燈下譴責“縱火者”,我理解了農人生活的不易,知道了自己的不對,痛定思痛,決定改之。
尊重別人的勞動成果,珍惜世間的萬物,成為了我從此的座右銘,成為我一生的必修課,這源于小時候一次任性胡為。
3
上了小學之后,我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孩子王”,打架斗毆,聲名遠揚。
一個放學的黃昏,路過吃水的大池旁,看到一個本家的妹子蹲在岸邊看小花,聚精會神的樣子,心里頗是不屑,就想給她點顏色看看,不加思索,用力一推,把她推到岸下,我看都沒有看,便逃之夭夭了。
在聽到她哭聲的一剎那,在跑回家的過程中,我才意識到后果的嚴重性,想到難逃一劫,便躲到家附近的麥地里,心煩意亂的任時光流逝。
青青的麥穗泛著迷人的香氣,藍天飄過白云朵朵,草長鶯飛五月天,大自然一片蔥蘢繁茂。隨著日暮西斜,暗香浮動的月黃昏到來了。日暮四合,華燈初上,母親呼喚我的聲音,一聲接著一聲。找我的人群也在奔忙著,滿心害怕的我蜷縮在一方安靜的空間。終于被找到了,母親一把摟住我哭了。
懲罰沒有,和本家的吵架,由于我的逃遁,也消弭于無形了。但是那刻骨銘心的記憶,就像一把利劍,深深的斬斷了我惡作劇的根源。
4
上學了,我還沉迷在兒童的世界里,玩耍的天地里難以自拔,一心只做孩子王,哪有心讀書中事。再加上我進入狀態極慢,幼兒班升小學一年級的時候,數學考了80分,語文卻不知考為何物,竟然交了白卷,做了一件滑天下之大稽的事。
上一年級的時候,記得老師布置作業題,按照老師要求,不做出來是不準回家的。有一道題自己不會,苦思冥想逃脫之辦法,眉頭一皺之下計上心來,愁眉苦臉的捂著肚子,告訴老師自己肚子疼,要請假。老師不耐煩地大手一揮,我又來了一個逃之夭夭。
上二年級的時候,一個姓柳的老師教我們珠算,我的算盤雖然拿到了學校,由于不認真聽課,收獲便少之又少,聽起來甚是枯燥無味,困意倦意涌上心頭。一次,竟在桌子底下靠著凳子睡了過去?!懊钍峙嫉弥?,屢試不爽,竟天天的在桌子底下做起了黃粱美夢。終有一日,被老師識破真相,免不了幾個結結實實的“核桃”,享受了黃宏小品中“老彈”的待遇。
學習是扎扎實實的事情,如種地一樣,“人哄地皮,地哄肚皮”,做學問學知識,是一個實踐的過程?!疤訉W”“避課”的經歷,更使我明白了“天道酬勤”的道理。
5
人們不知道我上樹的功夫了得,更不知道我上樹功夫背后的代價。
天高云淡,望斷南飛雁。上二年級的秋假期間,摘柿子的時候到了。上邊是一塊麥,地下邊也是一塊麥地,柿樹長在岸頭上,有大人們一摟那么粗。父親和兩個哥哥,輕輕巧巧的上樹去了。
我在下邊東瞅瞅西看看,仲秋的野外,滿目瘡痍,便覺索然無味。上樹的念頭油然而生,沒有同任何人打招呼,我扶住了樹干,而后抱住了樹干,由于樹干較粗,自己又沒有那么大的力氣,結果上上不去,下下不來,此時后悔已晚矣。僵持了一會兒,我喊了一聲“抱不住了”,手一松,便連滾帶跌摔下了五六米高的岸頭。我額頭上的一溜長疤,便是那時候的杰作。
從那個時候起,我就明白了什么時候該干什么事,決不能做超越自己年齡的事情,絕不能做超越自己能力的事情,一定要有自知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