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最近知乎上有一個熱門話題:“如何對待漸行漸遠的朋友?”
很多人對這個話題展開了討論,各種答案都有。看來,每個人心里都有那么幾個漸行漸遠的朋友。
以前上廁所都要一起去,好得同穿一條褲子的人,后來也被時光沖散,變成了最普通的朋友。
我回頭想想我這人生中短暫的二十年,這樣的存在不計其數。
記得幼兒園的時候有個小朋友每天都會帶零食給我吃;我記得小學有個鄰居和我關系特別好,一起捅馬蜂窩;我記得初中時有個朋友和我形影不離;我記得高中時有個朋友每到周末都一起學習、一起玩......
我記得很多曾經無比親密的同學。后來呢?我們有些我早已忘了名字、斷了聯系,有些還有彼此的聯系方式,但很少相互聯系,最后的關系僅限于朋友圈點贊,也有些依舊還是好朋友親密無間。
我們這一生會遇見很多很多的人,會有很多朋友,會有一些好朋友,會有幾個一直好的朋友。我們遇到的大部分的人都會被我們遺忘,我們也會被她們遺忘。
大部分的朋友都會漸行漸遠,這是人生的常態。
我記得我一個很好的朋友和我說過:“我們每個人都是彼此的過客,我不敢說我能一直陪你到最后,可我在盡力做那個陪你比較長的過客?!?br>
人生就像是一列火車,總有人上車也總有人下車,有的人或許下個車站還會再遇見,或許再也不會遇見了。
對于那些離開的人,我們會懷念,時間久了,便會處于“聯系很尷尬,不聯系不甘心”的處境。
以至于最后那些漸行漸遠的朋友要么再無聯系,要么就是見面后尷尬的寒暄。
02
“現在怎么樣?”
“挺好的!”
有時候我們挺難接受以前無話不談的好朋友最后只剩簡單的寒暄這個事實的。
但大部分的友誼都會變成這個樣子,我們無法否認。我們其實真的沒必要那么傷心的,想想這一切都不過是必然。
你們以前無話不說是因為你們以前天天在一起,接觸的東西、思維方式都是差不多的,所以你覺得你們很默契,有聊不完的天?,F在你們見面不知道該說什么,是因為你們早就不在彼此的生活圈內了,彼此接觸的東西都不一樣,思想也不一樣,很難再有聊不完的話題了。
就像某一天你拿了一個獎,你高興地想和以前的好朋友分享。其實你想要的不過是他和你一起感受快樂,他可能什么都不知道,一會兒問你這個獎是干什么的,一會兒問你怎么得到這個獎的,一時間,那種分享的喜悅感蕩然無存,取而代之的是“你怎么不懂我了”的失落感。
相反,你把這個消息隨便告訴身邊的一個普通朋友,你都能輕松的收獲到你想要的東西。愿意很簡單,他在你身邊,他知道你在干什么,他看到了你所做的一切,他能深切地知道你為何開心。
這些都是事物發展的必然性。
對于以前很好的朋友,要么,你們一直聯系,任然保持同頻的成長,這樣你們依舊親密無間。倘若你們已經很久沒聯系了,就不要再想著回到從前那般默契了。
你要知道,人真的是會變的。
不要苛求太多,能見面是打個招呼,一起回憶幾句當初年少時的輕狂,然后以一句“改天約”結束就很好。
03
成年人的標志之一就是能接受慢慢變淡的感情,能看淡漸行漸遠的友情。
以前也會像陳奕迅在《最佳損友》里面唱的那樣感慨“為何舊知己到最后 變不成到老友?”越長大你就會越發現,朋友就是在一路擁有一路丟失的。
我在書上看到一段話是這么形容友情的:“朋友是陪你走一段路的人,等你一個人也能獨立前行,他們就會從你的生活里漸漸淡出,你回頭還能看得見他們,但已經沒有辦法觸到了。”
時間久了,那些曾經真實存在過的朋友都會在我們腦海里變成一個個模糊的背影。我們沒必要非要執著地上前去一探究竟看清楚輪廓,有時候模糊才是它的迷人之處。
在面對漸行漸遠的友誼這件事上,我覺得“曾經”是一個很美好的詞。
她曾經是我最好的朋友!
就算我們以前不認識,就算我們現在聯系不多,就算我們以后可能不會有聯系,就算后來我有很多很多個“最好的朋友”,可她依舊曾是我最好的朋友呀!
這是許多年以后我們都不會忘記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