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有歧義,但又充滿自己思想的題目吧,而我真正要說的是其實是三個需要擯棄的“永遠”、“嘲笑”、“負能量”的概念而已。
很多時候,絕大多數人放棄的理由僅僅是因為自己語言的心理暗示,“我**做不好、做不了”,有句話說的好,做和不做只在一念之間,而且每一個放棄的理由都有一個合理而且讓自己不得不信服、特別舒服、心安理得放棄的理由,而這種暗示性語言的潛臺詞或深層次的含義是“永遠”,我永遠做不好**事,于是在頭腦中放慢思考的頻率,在動作上遲鈍、懈怠,進而放棄。比如我不會魔方、我不會編程、我不會打球等等,而要讓自己真心的擺脫語言的暗示,進而實現它對人心的控制,那請從心理上擯棄“永遠”這個概念,改用“暫時”吧,我暫時不會魔方、編程、打球等等,相信擺脫了心理的束縛,再靜下心來經過自己潛心的努力和集中注意力,終究學會必是并不遙遠的事。
在前一段時間里,我已經靠自己的刻意訓練和應用于日常工作、生活的些許經歷,擯棄了諸如“堅持、毅力”及“情商”,加之剛剛擯棄的“永遠”等概念。而賦予要做的每件事以重大的意義,不再是苦哈哈的堅持,因此不再需要“堅持和毅力”的概念,而只是一種必須、值得為之付出的持續(xù)而已,就像興趣一樣,哪怕再苦再累,如果你想起來都會熱血澎湃,去做都會興奮異常。而很多人掛在嘴邊的情商天賦其實是可以通過換位思考后天提高的智商的一種,一樣是可以通過刻意訓練提升的等等。
事實上,我們99%的人基本上都會掉進“莫名其妙地湊熱鬧”、“火急火燎地隨大流”、“操碎了別人的閑心”的三大坑中,同樣可能有90%的人都有過嘲笑別人的經歷,將自己的思維方式硬套在別人的身上,替別人的事情或經歷或思考方式出謀劃策,真正覺得他人沒有按照這樣或那樣的軌跡做事,順理遞推,自己在做某件事的剎那,自然而然地會衍生出“我這樣做是不是會讓別人嘲笑”的想法。事實上,就像物理學上“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概念是一樣的,嘲笑的作用也是相互的,如果要從根本上防止被嘲笑,那請先從心理上拋棄“嘲笑”這個概念,進而不去嘲笑別人是最好的方式之一,不去嘲笑別人,自然而然就不會有別人可能嘲笑自己的想法引申到自己身上了,不是嗎?
我們每個人的身上都有魔鬼和天使兩個方面,而同樣有象征天使的正面和象征魔鬼的負面情緒環(huán)伺四周,如果某人整天滿腹撓騷、抱怨不斷的話,相信我,他的周圍必定也是遍布不好好做事充滿負能量的朋友和同事,且一直與之為伍。
那如何從根本上擯棄負能量呢?
在物理上不斷接近積極的、正能量的人,遠離負能量的人。
把注意力放在認認真真做事情上,讓原來那些讓自己心煩的負能量,自然而然地煙消云散,長此以往,你再也不必去刻意回避它們了。
事實上,多維度競爭力的打磨,元認知能力的提升,寫作能力的訓練等等,光是想到每天需要做的事情,以及自己因此而收獲的成長就已經足夠讓人興奮不已了,誰還有時間去糾纏于那些生活中的負能量呢?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