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完最后一個句號,我長吁了一口氣。我想停一停,小弟的未來還很遠。事實上,我們從沒有和這個小弟見外過,他和他的老婆孩子已經(jīng)結(jié)結(jié)實實的和我們捆在了一起。我可愛的小侄女小侄子總是“大姑、大姑”的叫,過年接到我哥和我的紅包時還會無師自通的升級:“謝謝親大爺,親大姑!”大概在小孩的心里 ,早已沒有比紅包最能體現(xiàn)親情的價值了吧!
我是帶著又沉重又欣慰的心情寫《小弟》的。大姑的年輕時的遭遇實際上比我寫的還糟糕,我在回憶的時候心里就像墜了一只巨大的鉛塊,我在心里催促自己:“快寫小弟,快寫小弟!”直到寫到了小弟,鉛塊才下地。我的小弟在我父母已過不惑之年的時候機緣巧合的來到了我們家,給我們一家?guī)砹藲g樂。那是一段雖苦尤甜的日子,精神上的快樂遠遠勝過物質(zhì)上的匱乏,畢竟日子也是一天天變好的嘛!
一個網(wǎng)上的朋友看了我的連載《小弟》后說:“粗看是寫家事,實際上是寫社會。”我非常感謝他知我心。是的,我大姑的逆來順受,所受的家暴表面上看是她懦弱的性格所致,實則是中國幾千年以來男權(quán)至上的余孽還未肅清。此外還有部分地方官員對計劃生育國策的滅絕人性的執(zhí)行。我小弟的戶口直到上了初中才得以落實,10歲前我父母每年都要戰(zhàn)戰(zhàn)兢兢的把家里的救命的糧食藏在東鄰西舍,等危險解除了方敢運回家。計生辦的理由是“你們家不符合領(lǐng)養(yǎng)條件,算你超生。”我父母只好求哥拜姐交了罰款才了事。我小弟總算在我家戶口簿上占了個名,但是僅是個名而已,生產(chǎn)隊劃地,也沒分給我小弟一丁點兒。
還有什么問題呢?那就是子女的教育問題。改革開放30年,富裕了人的生活 ,也激活了人的大腦。但是我父母成功用在我哥和我身上的那一套教育方法已經(jīng)不能適應(yīng)這個火熱的時代,在我小弟身上也不起作用了。好在,我父母的寬厚,與人為善使得小弟受益匪淺。他知足感恩,令人欣慰。他和他的老婆,一對可愛的兒女一直和我年邁的父母和和睦睦的生活在一起,給我父母晚年帶來了快樂,我哥和我都萬分欣慰。
最后向小弟,我的親小弟說一聲:“山高水長,未來無論怎么樣,你都好好的,我們是永遠一家人,因為親情永遠在!其實我最想寫的還是親情,是那種遠遠超出血緣的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