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小乍與一朋友(就叫她AA)坐一起閑聊。兩個二十好幾的“老姑娘”聚在一起自然少不了感情話題。
AA一個月前相親了一普通上班族,快30的工科男(就叫他H)。人高高瘦瘦,待人溫和,無車有房。
從AA這段時間斷斷續續地傾訴里,我得出的結論是:H很喜歡AA,用那哥們的原話就是:“我已徹底沉浮,放棄抵抗”,可是問題就出在這份濃情碰到了AA這塊“寒冰”,等冰化全時,H情意尚存多少就不得而知了。
當然朋友AA絕不是“冷血”之人,這姑娘努力上進和善,當初知道她和這個H第三次見面時,我心里就在想,這應該是成了,因為以AA的品行,真沒興趣的第一次就會刷掉,待定的第二次就會分曉,感興趣還有合得來的才會有第三次的再會。
這個H有戲。
可是,路漫漫其修遠兮,AA屬于慢熱型姑娘中的那一撮傲嬌型。萬年單身,獨立自主慣了,和絕大部分的人保持著“相敬如賓”的友好距離。
我想朋友AA是喜歡H的。因為和我們幾個朋友聚在一起時,她總是不自覺地提到H,或開心,或抱怨,或吐槽。“今天H給我送了花” “昨天H剪了個屌絲頭”...這不是喜歡,難道是習慣?
在這小乍就要請有過相親經驗的姑娘們捫心自問了:你有過明明對相親對象沒感覺,卻沒有直接拒絕他的追求的“小心機”嗎?
(處著處著就有感覺了)我相信這是姑娘們合理的解釋之一,甚至長輩們也給過我們這樣的建議。到底處出什么感覺,大家就依個人經歷判斷吧。
我不去猜測AA為什么對H不冷不熱,不偏不正,至少是仍有不滿意的地方的吧。
一人尚安好,兩人怎可將就。
所以,相親,奈何,就難以相愛嗎?
小乍覺得不盡然。相親只是認識一個人的途徑之一吧,相比其他自然過渡,多了點儀式感而已。一回生二回熟,是進一步,還是各回各家,雙方自己做主,誰也沒少塊肉。
至于旁人對你相親這事的閑言碎語,20多歲的人了,應該足夠強大阻擋這點風波了吧?!
相愛容易,相守難。且行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