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這是一個讀了七年法律的應屆畢業生求職歷程的展示,同時也是法律夢想的宣誓。
? ? ? ? 讀了四年法學本科,雖然是二本院校,卻也是正兒八經地學習了14門核心課程。說來慚愧,四年來除了紅皮書,沒讀過正經的法學著作,更別說著名學者或者法律圈的人事。倒是談了不那么正經的戀愛,連法律職業資格證書也是等到畢業以后那個九月才通過的。那一年的水深火熱,至今仍記憶猶新。
? ? ? ? 九月份考完司考后,結果未出,由于一些現實原因,我選擇了考研。復習過程很煎熬,我就像一個從沒學習過法律的門外漢,即使在司考復習過程中因能背知識點能記法條從而產生一種老子是法律精英的幻覺,我仍然不能在答論述題的時候倚馬萬言,也不能在答簡答題或者名詞解釋時深入淺出。但得益于我的考試技能,最后以專業最后一名的成績被憲法學與行政法學類錄取。
? ? ? ? 轉眼6月底就又要畢業,研究生三年又即將結束。我卻比本科畢業時更加心虛,這種心虛同時也體現在我的求職過程中。在應聘企業法務的時候,因不是經濟法、民商法專業方向而被質疑,即使信誓旦旦說合同法、勞動法、經濟法等都精通的,可是最后都等不來一個叫我入職的電話。
? ? ? ? 印象最深的是我第一次應聘的水安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招聘信息里要求性別為男,我還是厚臉皮投了簡歷,明明隔著屏幕,我還是老臉一紅,并且美化和杜撰了我的實踐經歷。在等待通知的日子里,我了解了水安的背景和實力,看了法務指南方面的書,如《法律顧問實務指引》,模糊了解了法務在公司企業里的地位和工作內容、與律師的區別等,還沒來得及看建筑工程案例書,我就被通知面試。去了一看,男男女女大概一共20來人,目測有應屆生也有社會人士。當場HR給我們發了試卷,三道案例分析題,涉及建設工程承包、發包、招投標、借款類民事訴訟等。說實話,腦中的知識點用起來有點懵,太散太偏,平時沒專門關注過,答起來底氣泄露。緊接著就是三對一面試,問我一些比較平常的問題,尤其針對我的實踐經歷。我快被問到詞窮。回去之后我竟然自我感覺還不錯,專門上網查建設工程相關的知識,還在某寶上買了二建法規的視頻課程,打算考個二建!最后等了大概一周我主動打電話過去,被確定為不合適。
? ? ? ? 之后陸陸續續地我應聘(指接受面試機會的)了中環投資集團、供水集團、威達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平安普惠金融、叉車集團、技術進出口股份有限公司、融創等,無一例外地被拒,都在清晰地提醒我,我不具備用法律來養活自己的能力,企業也看不到我作為法務存在的價值。是的,我開始懷疑自己,順便懷疑法律。
? ? ? ? ? 他們(主要是外行)都說學法律的都去了公檢法,而迫于行測申論的水平和素養、競爭的激烈,國考我選報了地方證監局,進面,再被刷。省考我報了人少、限制條件多的省直機關,更慘,沒進面,成績中等。除此之外就2017年目前為止,我報考了5個事業單位的崗位。我的室友見證了我一直在考試、備考、應聘…2016年下半年,是銀行校招的高峰期,我幾乎逢崗必投,筆試機考、面試無數。
? ? ? ? 在這個找工作的過程中,法律給過我機會,也曾是我的阻礙。我愛它,卻也恨它,矛盾得很。現在我已經被農行錄取,我家人說第一份工作,起點不算低。的確,自力更生、豐衣足食的基礎上,我才有資格談夢想。我的夢想是成為一名檢察官,以人民的名義除暴安良。所以,雖然暫時遠離法律圈,我還是會繼續關注、追逐,在與法律無甚關聯的工作崗位張揚法律人的理性和精氣神,而且最后一定會通過公考,重回法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