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山上回來,情緒從喜悅、平靜、感恩一點點回落到了失落、悲哀,當這樣的情緒讓我能量越來越down時,我開始向內看去探索這些失落和悲哀。
如果給這些失落和悲哀定一個關鍵詞,那就叫“真實”吧!當腦海里蹦出真實這個詞,似乎所有的發生就圍繞著“真實”而發生。
關于我的“真實”
10個月leadership項目的經歷,一遍又一遍在體驗他人的痛與自己的痛,伴隨著眼淚和內心的涌動,終于看見這些原本就屬于自己的各種色彩。只是在成長的過程中,我會害怕被評價被拒絕而讓自己的色彩去改變。如果外界認為好孩子/優秀的孩子應該是綠色、黃色,那就把其他顏色藏起來。藏的久了,居然忘記自己還有其他顏色了。
于是多年扮演一個好學生、好員工、好媽媽等各種角色時,滿足外界評價標準的同時,我也把像孩子鮮活好玩的自己、有時也會脆弱的自己、需要被他人照顧的自己關進了小黑屋。當在各種情緒觸動中推開小黑屋的門,在光的照射下,去看見那些落滿灰塵的自己,去擁抱她們,輕輕的說一句“對不起,我回來了”。生命因此而變得更加美好,更加充滿慈悲和愛。
感謝這一段療愈的過程讓我逐步觸摸到了更真實的自己!同時心里似乎有個圖像:那個真正的我站在湖水中央,周圍還有層薄薄的霧,我在離她不遠的地方,能看見整個輪廓和模糊的樣貌,但并不是100%真切。
曾經有一位老師說,要找到內核的“真我”,必須穿過那些千瘡百孔的創傷層。以前沒有懂得這里面的含義,如今的體驗讓我明白了,走向真實的過程就是在撥開自己的傷痛,面對它、體驗它,把曾經欠給自己的愛和慈悲還給自己,從而丟掉各種面具和捆綁,讓生命更加輕盈、寧靜、自在和感恩!前方之路雖然艱辛,我會繼續在路上 ......
關于世界的“真實”
世界是真實的,也許也是不真實的。我們會為了所謂的生存,放棄自己的初心和激情;為了一些自己定義或被別人定義的“成功”或“人設”,放棄自己的需求和個性;為了迎合周圍人制造的氣氛,放棄自己內心真正的感受和想法;為了一直在前方的遠方,而放棄每一個在腳下的當下。
這樣的世界一直都在我的身邊,只是從山上下來后,自己對周遭的感受更加敏銳了。最讓我陷入到失落情緒的是在一個活動中,當明顯感受到大家內心一些感恩和信任在涌動時,大家會用各種玩笑和打鬧將涌動掩蓋過去。在虛假的快樂面前,我感受到了大家原來害怕面對自己的內心,也害怕內心的聲音被表達出來!
可是,當你習慣性的忽視或掩蓋自己內心的聲音,那你怎樣能照顧到自己真正的感受和想法?當你對自己內在的感受脫敏時,你又怎樣能捕捉自己內心真正的情感需求?當這些情感需求越來越少被照顧到時,生命的色彩更加暗淡無光了!我們也就充滿了疲憊、空乏、甚至抱怨、煩躁......
黑洞!我們的身體內就這樣住著一個越長越大的黑洞!里面,住著散發各種顏色的、被我們拋棄的自己!當這些自己落滿灰塵的時候,我們也成長為一個特別professional的個體。穿著“應該”穿著的服飾,說著“應該”表達的話語,做著“應該”做的工作。
就這樣,當我們離“真實”的自己越來越遠了!而缺少真實的我們,又很難真的去與另一個人連接。于是,我們離他人的距離也越來越遠了,人與人的信任、連接變的更加“物以稀為貴”!
然而,我的悲哀并不僅僅來源于此,更多的是因為看不到每個人身上本自具足所擁有的各種光彩。10個月的時間里,我們見證了彼此找回“真實”的自己時,那些原本認為根本做不到的事情,原來我本來就會!這些“真實”的我們,原本的我們,組合在一起,就像各具特色的小魔仙們,魔法棒揮舞著在空中合一,整個宇宙都要被我們的能量點亮!
關于生命的意義
當我跟自己的失落和悲哀共處后,我覺察到這些情緒的源頭是我過多渴求“真實”的結果。我希望每個人都能找到“真實”的自己,我希望每個人都活出“真實”的自己,我希望這個世界更多色彩,我希望每個人都能跟別人有更深的連接......
給自己一個powerful question:如果這些都實現,世界又會怎樣?是啊,都到達你期待的完美的樣子了,每個人就從捆綁和束縛里解脫了吧,世界就更美好,更充滿愛了吧......然而,就算是艷麗鮮明的顏色看久了,也會變成單調乏味的顏色吧。就像在快樂的情緒里待久了,快樂也會變成無聊的情緒。
看來生命的意義并不在于活出“真實”的自己這個結果,而在于尋找、面對和活出“真實”的自己這個過程。過分看重結果,就像盯著遠方的山峰,忘記了腳下的風光美景。
讓我們都成為自己的勇士,勇敢而開放的走在遇見“真實”自己的路上!我們,都不需要成為更好的自己,而是要更好的成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