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琴聲。
她跳下絨椅,披了件外衣,循著聲音走出去。房子在16層,騰空存于最高的樓宇,傍晚能看見恰到好處的日暮。電梯很快,玻璃門,她看著周圍的高樓迅速冒出,又迅速飛遁,很討好的樣子。琴聲還在,她想牢牢抓住,像一種失而復得的力量,這還蠻有趣的。
走出樓房迎面橫出一條寬馬路,這個時間點車子零星,紅綠燈掛在那兒無所事事,像個白天的霓虹燈毫無用途。這個街區不大,她的住所位于中心,下了樓不遠就有烘焙店和超市,除了上下班的時刻稍微熱鬧一點外,其他時間就荒蕪多了。秋風習習,她緊了緊外衣。
琴聲一接近地板就弱小了很多,她把過肩的頭發扎了起來,側耳傾聽。在馬路那邊。
大步跨過斑馬線,她看見一大片草地,平日里從未發現,這片土地原來這樣豐盛。琴聲變得悠揚了,進而清晰,不知從哪生出一股煙,漂浮在空中帶著她往前走。她看見了一個草房子。
走近忍不住觸碰,房檐上的雜草頃刻化煙,歪扭著飛上天空,消失了。她吃了個慌張,更好奇了起來。上前敲門,無人應答。她輕輕推開門。
房內窄小而溫馨,日出方向放著一臺縫紉機,機身老式但氣派,看得出腳板由于經常使用而磨損褪色。墻上顯目或隱蔽的位置均有標本相框,木頭顏色框住的竟是繽紛的奇異氣球。那些氣球都呈破壞狀,有些甚至支離破碎,像腐爛的玫瑰花瓣。
這時從內房里走出一位老人,她才發現草房雖小應有盡有,連忙解釋來意善良。老人說他是一個裁縫,縫補的行當干了八十年,只修補氣球。
一只氣球最快樂的瞬間,是被鍍上金色,高高掛在布置派對的墻上,看一群傻傻的人類嬉笑怒罵,喝酒跳舞,然后再和它們合一大堆的照片。那是它們最得意的時刻。一只氣球最傷心的瞬間,是在孩子的手中爆炸,哭聲四濺,委屈巴巴。
老裁縫就是這樣說的,他的工作就是搶救那些瀕死的氣球,讓它們相信奇跡。氣球是很悲觀的。
這世上千萬種死法,氣球毫無征兆,身敗名裂。
(未完,寫不下去,第一篇日記稍顯失敗)
(草房 高樓 氣球 紅綠燈 裁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