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真的是一件好事。
下半年看過的書:
毛姆——《刀鋒》《面紗》《毛姆短篇小說精選集》
卡勒德.胡塞尼——《追風箏的人》《燦爛千陽》《群山回唱》
東野圭吾——《嫌疑人X的現身》《惡意》《放學后》《幻夜》《解憂雜貨店》《疾風回旋曲》《湖畔》
喬治.奧威爾——《動物農場》《1984》
阿貝爾.加繆——《局外人》《鼠疫》
余華——《在細雨中呼喊》
王小波——《黃金時代》
劉慈欣——《三體》
大冰——《乖,摸摸頭》
勞倫斯——《查泰來夫人的情人》
村上春樹——《且聽風吟》《海邊的卡夫卡》
亨利.米勒——《北回歸線》
米蘭.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利茲.克里莫——《你今天真好看》《我可以咬一口嗎》
瑪格麗特.杜拉斯——《情書》
威廉.沃頓——《鳥人》
下半年因為準備一個重要的證書考試,花了比較多的時間在備考上,看的書就少了。總算考完了,終于又可以過上愜意的不以考試考證為目的的讀書生活啦。
我個人很想推薦的書:
毛姆的《刀鋒》
小說寫一個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美國青年飛行員拉里·達雷爾。在軍隊里,拉里結識了一個愛爾蘭好友:這人平時是那樣一個生龍活虎般的置生死于度外的飛行員,但在一次遭遇戰中,因趨救拉里而中彈犧牲。拉里因此對人生感到迷惘,弄不懂世界上為什么有惡和不幸,拉里開始了他令人匪夷所思的轉變……
“我想一輩子又一輩子地活下去。各種各樣的生活我都愿意接受。悲哀的一生也好,痛苦的一生也好;我感到只有一趟一趟地生到世上來才能滿足我的渴望、我的精力和我的好奇心。”
毛姆的書,在我感覺,是越回味越通徹,讀完很久之后,都能在生活中不經意間再次回憶起,再次思考......
胡塞尼的《燦爛千陽》
關于不可寬恕的時代,不可能的友誼以及不可毀滅的愛。《燦爛千陽》再次以阿富汗戰亂為背景,時空跨越三十年,用細膩感人的筆觸描繪了阿富汗舊家族制度下苦苦掙扎的婦女,她們所懷抱的希望、愛情、夢想與所有的失落。
比起《追風箏的人》,我更喜歡這本,我一直都相信女人的忍耐力異乎尋常,在極度悲痛中還能以頑強的意志力堅持下去。為了自己所愛的人,可以生出無限勇氣,去阻擋一切妖魔鬼怪。就像瑪利雅姆,就像萊拉,就像所有的為愛而生的母親......
我感動于這本書帶來的故事,更是感謝這本書帶給我的思考和感受。歷史,國家,戰爭,女性,教育等等,曾經我都置身事外的事實,以后我會以認真的,真摯的心去感受。
東野圭吾的《惡意》
嘆為觀止,個人認為是他最好的作品。這本書真的,從頭到尾的誤導到最后真正的真相揭開,很震驚。“就是看他不爽”的惡意,不知所起,卻深種心底,以至于非要讓這惡意以最萬劫不復的方式釋放出來。這種自己都無法解釋的惡意其實就是在那潛移默化中,在那么點不經意中,灌入了耳朵,直抵內心深處,并且日益壯大,滿到無法壓制……
余華的《在細雨中呼喊》
回憶式敘述,各種人性淋漓盡致的展現。陰郁哀傷,又荒誕可笑,以孫光林這個孩子的回憶展現當時代下中國農村的面貌。印象深刻的那位音樂老師被眾人唾棄,小少年蘇宇,那個曾給予友情之光的男孩死去了,堅強的魯魯,游離家人之外的“我”嘗遍各種辛酸苦辣……在細雨中呼喊,聽到了嗎?
王小波的《黃金時代》
如果這都不算愛?!噢,這種幽默,這種幽默啊。因為事實就是這樣,寫出來的就是這樣。 我可能表達不出更多了。要看過去體會
喬治.奧威爾的《1984》
當一個真理存在的時候,自然會有非真理的并存。如果你是對的,你堅持的是真理,就算世界上所有的人都站出來反對你,那也不代表你發了瘋。
以前總怕讀的越多,懂得越少。但是啊,怕什么真理無窮,進一寸有一寸的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