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辭職自遣》
明·劉伯溫
買條黃牛學種田,結間茅屋傍林泉。
因思老去無多日,且向山中過幾年。
為吏為官皆是夢,能詩能酒總神仙。
世間萬事都增價,老了文章不值錢。
“世間萬事都增價,老了文章不值錢。”別說是文章,老了的容顏怎比得少年人青春靚麗?老了的身段哪里還有年輕人的英姿挺拔?
老了的文章,少了銳氣,丟了靈感。老了之人,啰啰嗦嗦,絮絮叨叨,拖泥帶水,還有沒完沒了的回顧。實在是力不從心,不得已而為之。
老了文章,說教多,訓導多。老了之人,總愛擺出一副“我吃的鹽比你吃的米多,我過的橋比你走的路多”的架勢,少年人誰受得了這個?
春不減衣,秋不戴帽,老了文章,如老了之人,越發謹小慎微,循規蹈矩,還歸納出許多的人生經驗來,讀后長城府而退朝氣。
前幾日翻自己的書稿,發現先前所寫文字,神采飛揚有活力,文思奔放有熱情,有一股朝氣蓬勃的崢嶸之氣。對比現在,絞盡腦汁,蕪雜繁瑣。心里遂咯噔一下,真的是“老了文章”。
少年文字,如火如荼,有浪漫有憧憬有幻想有希冀,可以高亢,可以低沉,可以唯美,機變靈動。
雖然言語稚嫩,且鋒芒畢露,得理不饒人,易傷和氣。
盛年文字議論縱橫,從容不迫,張弛有度,嬉笑怒罵,酣暢淋漓,可以平常,可以厚重,如東風解凍,春水蕩漾。
但精明圓滑,已現油膩之感。
再看如今,沒了靈感,心也蒙上灰塵,能寫什么?老氣橫秋,百無可用矣。
“奮發圖強易,垂衣而治難,盛年之作易佳,老了文章難就。”
------END------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
可以關注微信公眾號
迂夫子讀詩詞yufuzids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