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某眾籌平臺丑聞頻出,患尿毒癥籌款八萬,幾個月后買回來一輛新車,蘇州一女子只需要5萬就能治好的病,卻在平臺上籌30萬……詐捐騙捐頻發,讓愛心人士寒心,更抹黑了大病眾籌整個行業,帶壞了社會風氣。
只關注數據做大平臺,卻不重視審核把關,橙心籌發現行業存在的問題,首推擔責性大病審核,致力于杜絕行業亂象,引導行業健康發展。
丑聞頻出卻聽之任之
每一個行業的產生和發展,尤其是發展之初,必然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只有“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才能推動行業規范,尤其是在法律不完善的情況下,更需要行業自律,才能推動行業健康發展。
愿望是美好的,但現實是殘酷的,據了解,從6月份以來,少數幾個平臺爆出“所救女嬰去世,父母朋友圈曬旅游照美食照”、“患癌女生眾籌善款被公眾號卷走”、還有其他詐捐事件之后,這些平臺不但沒有完善自己的審核流程,依然我行我素,導致負面事件不斷。
而網友最近的一篇帖子再次引爆網絡:“市民劉某的兒子患上了膽汁性肝硬化,需要接受肝移植手術,手術費用約為15萬元,劉某在某平臺上籌款15萬元,但有網友發現,劉某開的是奧迪A7,住的是洋房……”帖子里還附有奧迪A7和洋房的照片,看上去家里裝修得很豪華。
“現在網上騙子太多了,披著眾籌外衣進行詐騙”、“眾籌平臺審核不嚴浪費大家愛心”……網上出現了鋪天蓋地的討伐聲,難道真的要讓整個行業變成“輕松騙”?
嚴格審核有保障,杜絕行業亂象
調查發現,雖然大病眾籌行業亂象叢生,但也不乏有良知負責任的企業,面對行業亂象,橙心籌就首先推出疾病真實性審核保障賠付機制,對自己平臺上發布的籌款項目真實性負責,不能讓好心人的愛心白白浪費!
據了解,橙心籌平臺對每個求助項目都進行嚴格審核,對自己平臺上標示“已審核”字樣的項目,如后期經過驗證被判定為不真實項目,橙心籌將該項目籌集的資金全額退還給愛心人士,并另行賠付相同的金額打入基金會賬戶,此賠付款項用于其他大病病友專項資助,打款憑條將會在平臺進行公示。
橙心籌相關負責人介紹,平臺項目判定為不真實的內容包括疾病造假、疾病與受助人關系造假,收款人與受助人關系造假等。橙心籌之所以敢保證虛假項目全額退款并賠付等同金額,是因為平臺有專業團隊對每一個項目進行審核,有專人負責和受助人、主治醫師、收款人等隨時保持電話聯系,確保項目真實性,了解治療進展情況。
橙心籌作為專業的醫療自救籌款平臺,上線一年多來,始終堅持對項目真實性進行嚴格審核,將很多不真實的項目拒之門外,真正做到了醫療籌款平臺應該承擔的社會責任,也為整個行業的良好發展做出了應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