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的思前想后以及昨天睡前的突發奇想促成了這個專題的建立。
關于本專題的由來
簡書上前一陣子出現了兩篇文章,針對簡書專題作者都發表了一下自己的見解(槽點):Yanjun的《簡書專題玩法——新人指南(非官方)》和塔塔的《關于投稿者的吐槽》,再加上自己也是簡書上的一個專題管理者,對其中一些建議和槽點深以為然。其中主要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簡書作者文章之后不太清楚要投稿到哪個專題,許多文章進入了錯誤的專題。
個人認為主要是由以下幾個方面原因造成的:
- 簡書是UGC(用戶生產內容)和UOC(用戶管理內容)的一個平臺,它為所有用戶都開放了專題建立的權限(每個用戶可以自主創建5個專題),因此可想而知簡書現在的專題極其紛繁龐雜,面對這么多的專題自然許多作者寫完文章之后不知道該投到哪里;
- 由于UGC、UOC的模式尚屬初期,簡書在探索和完善,用戶對這種模式也比較陌生。很可能導致新用戶在不知道專題是什么的情況下就不小心創立了很多專題,或是疏于經營或是后悔,有很多專題因此爛尾,更加重了第一點所描述的現象;
- 簡書專題的介紹性不強,專題的名稱、描述和關鍵詞是用戶用來了解專題的主要途徑,但是現在這三點都集中在一個很小的區域內,所包含的信息量都是有限的,因此用戶單單從這些信息仍然無法完全明白這個專題對來稿有什么要求之類的問題,況且很多專題建立者并沒有把這些專題的信息寫全,從而導致了投稿混亂;
- 用戶寫完文章后的被推薦投至的專題往往和文章內容、類型相差很大,導致錯誤投稿。
用戶經常把文章投錯專題對于那些要管理很多熱門專題的專題管理者來說是一個比較棘手的問題,因為投稿文章的作者不能撤銷投稿,所以如果專題管理者對投稿文章不予以回應的話它就會一直待在那里(你看或不看)。對于不符合該專題收錄要求的文章,專題管理者要拒絕,而單單的拒絕又不太好意思,往往要告知對方為何要拒絕來稿,如果一天要處理十幾個甚至幾十個這樣的情況是非常非常考驗耐心又很浪費時間的,而這也是我建立這個專題的初衷。
《元專題》顧名思義,它是一個“關于專題的專題”。
對于專題管理者來說:我希望專題管理者可以將自己建立的專題的收稿條件、專題詳細介紹等寫成一篇文章投到《元專題》這個專題中,讓用戶能夠對您的專題有更深刻的認識,而且可以參考您寫的這篇“專題介紹文”來決定是否將稿件投至您的專題。我會將你們寫的專題介紹文整理為一篇不斷更新的目錄不斷人工置頂為本專題的置頂文,方便投稿者的瀏覽;
對于寫作者來說:您可以參考《元專題》中的專題介紹文來決定自己的文章是否要投到他的專題。
我希望《元專題》的建立能夠讓用戶投稿時方向更明確,讓用戶在簡書這個平臺上玩得更為歡脫,同時也希望能夠減輕專題管理者的負擔,天天保持一個積極的心情~
關于本專題的文章收錄要求
像前文所說,本專題主要收錄專題管理者關于自己專題的介紹性質的文章,但還有一些其他類型的文章也可以投到本專題,請往后看;
關于“UGC、UOC模式下‘專題’的特點和作用介紹”的文章;
關于“如何使用好簡書的專題”的文章;
關于“優秀專題推薦”的文章;
可能還有一些我沒有想到的但是符合要求的文章,咱慢慢來~
如果您寫了一篇關于“如何玩轉簡書”的文,一般來說對專題的介紹內容能夠超過文章內容的50%以上,也可以被本專題收錄。(其實還是看個人心情咯~)
簡書是UGC模式的一個寫作、閱讀平臺,既然內容大多都是由用戶產生的,那么我想能讓這個平臺健康發展下去也需要我們用戶多盡一份自己的力量。希望大家都行動起來,愿簡書越來越出色!
PS:
- 本專題需要增加編輯,有意向的可以簡信我哦~
- 繼續為我的其他專題打廣告:
-
《干貨》(將實用的知識共享)(偷偷告訴你,這個專題現在很可能是簡書訂閱量第一的專題哦哇咔咔)
[干貨](http://www.lxweimin.com/collection/f16b3d483ec2) -
《藝坊》(在這里,盡情展現你的藝術細菌吧)
[藝坊](http://www.lxweimin.com/collection/2b329c4cb0f4)
終于考完試要放假啦,關于上面我的這兩個專題我也會盡快寫專題介紹文的~
謝謝大家的關注!有什么建議(吐槽)盡管提(吐)好啦~
PPS:
突然發現簡書官方已經有一個《如何玩轉專題》的專題了,不過我準備草根逆襲了哈哈,我想我還是有一定優勢的(先看看咱這高大上的名字)——我會把專題介紹文整理成目錄不斷人工置頂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