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記:永遠坐在美好的事物身旁贊嘆,就已經是最有價值的事。——金圣嘆
意大利劇情片:《美麗人生》(1997)
導演:羅伯托·貝尼尼
主演:羅伯托·貝尼尼、尼可萊塔·布拉斯基、喬治·坎塔里尼
簡介:幾經周折,猶太人圭多終以樂天的性格贏得女教師多拉的芳心,二人喜結連理并育有一子喬舒亞。然而幸福的時光總是短暫,喬舒亞五歲生日那天,他們一家人被送往納粹集中營,圭多用自己的智慧與達觀保全了妻兒,賦予了他們【美麗人生】。
起初決定看這部電影,完全是沖著它9.5的豆瓣評分去的。
電影開播十分鐘后,恕我直言,我只看到了一個不著調的大老爺們兒咋咋呼呼、上躥下跳、哈哈大笑,說著不靠譜兒的話,做著不靠譜兒的事。他壓根兒沒有正經工作,好不容易想開個書店,還把負責給他書店的申請單簽字的魯道夫激怒。就連做侍應,也是靠著那點兒鉆營取巧的小聰明,我大呼上當,一度想棄影,轉身就爬上床呼呼大睡。
到了周末,百無聊賴的我再一次打開了這個電影,本著信任豆瓣、信任人民群眾的原則, 我決定拋卻偏見,看完再評價。
果然是我太武斷。
故事發生在1939年,二戰陰云籠罩著意大利,主人公們所在的墨索里尼更是推行強硬的種族歧視政策。因此,有著猶太人血統的圭多欲開書店卻屢遭阻撓,無奈成為了一名侍應。他樂天達觀的性格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反而顯得尤為可貴,人們總能從他身上感受到快樂。而他那些無厘頭的荒誕行為,更像是對那個時代的戲謔、對納粹暴行的嘲諷。如此一來,更有深意。
多拉不顧父母阻攔,堅定地與這個一無所有卻能給他帶來快樂的小伙子在一起,婚后的她臉上時常洋溢著幸福笑容——兒子機靈可愛,丈夫的小書店也勉強張羅起來了,這大概就是【美麗人生】的全部模樣。
直到圭多和喬舒亞作為苦役被押送至納粹集中營,沒有猶太血統的她也堅持前往。
我以為接下來會是國產劇里慣常的套路——極力渲染敵人之殘暴,以凸顯主人公們不卑不亢、慷慨赴死的悲愴。
然而我又錯了。
圭多的樂天達觀是深入骨髓的。
他堅信黎明前的黑暗總是短暫,陽光才是生活的主旋律。
苦役們的臉上都是絕望,唯有他時常面帶笑容。
納粹分子殘暴血腥的惡劣行徑被他包裝成一個只要賺夠一千分就能贏得真坦克的游戲呈現給喬舒亞。喬舒亞太想贏到真坦克了,他遵守與父親的約定,即使在布滿灰暗色調的男牢中也始終心懷希望,忍受饑餓、寂寞、恐懼,乖乖地把自己藏好。
他是集中營里唯一活下來的孩子。
“黎明”前夕,納粹分子們急著逃跑,只是女牢里的人會被拉上大卡車,再也不會回來了。
他把兒子藏在一個小鐵柜里,叮囑他直到一個人也沒有才能出來,贏得坦克只差今晚的最后四十分了。
接著他拿著毛氈和兒子的外套喬裝打扮成女人混到女牢中找多拉,很不幸被舉著槍的納粹發現,我以為以他的冰雪聰明他會干掉納粹會想辦法逃走會活下來,只聽“突突突”幾聲槍響,納粹拍了拍身上的塵土,背著槍走了出來。畫面定格了幾秒,只是色調更晦暗了些。
誰也沒有想到他會死得如此倉促。
這個偉大的父親,即使在臨死前將要被納粹押著執行槍決,經過鐵柜時也盡力邁著滑稽的步伐,朝兒子扮著鬼臉,留給兒子最后一份快樂、最后一份安心。
喬舒亞堅持到最后一刻,從鐵柜里鉆了出來。
盟軍開的坦克停到他跟前。
“It's true!”喬舒亞大喊道。
作者:冰櫻夢依蝶,微信公眾號【雞毛蒜皮的日?!吭瓌撟髡撸荚凇玖谋?,話日常;小生活,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