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5-22 華杉
昨天一開心,又喝多了。今天要恢復本體。以后還要喝,但是別喝多了,喝到喝而中節,無過不及,恰到好處,身心愉悅。
【“圣人之知,如青天之日,賢人如浮云天日,愚人如陰霾天日,雖有昏明不同,其能辨黑白則一。雖昏黑夜里,亦影影見得黑白,就是日之余光未盡處。困學功夫,亦只從這點明處精察去耳。”】
王陽明說:“圣人的良知,就好像晴天的太陽;賢人的良知,好像多云天氣的太陽;愚人的良知,好比陰霾天的太陽;雖然在昏聵和明白之間有區別,但是都能辨別黑白,這一點是一樣的,這就是太陽的余光沒有完全消失的緣故。困知勉行,學知利行的功夫,就是從這一點去精確體察而已。”
【問:“知譬日,欲譬云,云雖能蔽日,亦是天之一氣合有的,欲亦莫非人心合有否?”先生曰:“喜、怒、哀、懼、愛、惡、欲,謂之七情,七者俱是人心合有的,但要認得良知明白。比如日光,亦不可指著方所,一隙通明,皆是日光所在。雖云霧四塞,太虛中色象可辨,亦是日光不滅處。不可以云能蔽日,教天不要生云。七情順其自然之流行,皆是良知之用,不可分別善惡,但不可有所著。七情有著,俱謂之欲,俱為良知之蔽。然才有著時,良知亦自會覺,覺即蔽去,復其體矣。此處能勘得破,方是簡易透徹功夫。”】
有同學問:“良知就好比太陽,私欲就好比烏云。烏云雖然能遮蔽太陽,但是這烏云也是天地之間的氣所本該有的,那私欲也是人本該有的嗎?”
王陽明回答說:“喜、怒、哀、懼、愛、惡、欲,這叫七情。七情都是人心應該有的,但是必須把良知體認明白。比如陽光,也不能局限在一個地方。只要有一個縫隙,有一絲光亮,都是陽光所在之處。雖然云能蔽日,但你不能教天不要生云。七情順其自然流行,都是良知的作用發生,你不能把這七情分別出那些是善的,那些是惡的,只是不可有所執著,執著在某一點上,這就是欲了,這都是良知的遮蔽。才有所執著,良知自然會覺察,覺察后便要去掉蒙蔽,恢復本體。對于這個問題看得明白,才是簡易透徹的功夫。”
存天理,滅人欲。不是不許你有欲,是要它自然發生,自然來去,不要執著沉迷。美食是天理,做個吃貨也沒問題,但執著在其中,管不住嘴,吃出了肥胖,吃出了三高,就是欲。自己管不住嘴,自己的良知自然知道,知道了,就要管住自己,恢復其本體。
昨天一開心,又喝多了。今天要恢復本體。以后還要喝,但是別喝多了,喝到喝而中節,無過不及,恰到好處,身心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