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場上,想要做到令上司信任,讓同事愿意和你配合,其實并不難,只要比別人想多幾步就可以。
同樣一件事情,安排給A,A會先想清楚上司要的最終結果是什么,做事情時會要求自己以結果為導向。在執行的過程中,會把可能遇到的問題全部想一遍,并暗暗定下對策。這樣才能遇事不慌亂,還能得到不錯的結果。
如果是交給B,B會怎么做呢?上司安排的是什么事情,就只做事情本身,不去細想背后的意義,做這件事想要什么結果。也不會去考慮可能會遇到的障礙或突發事件,雖然也乖乖去執行了,一旦結果不僅如人意時,聰明的上司馬上就能分出人作事的高下來,未來器重誰心里就有數了。
表面上看起來,是會不會做事的分別。細想來,其實是對自己的工作有沒有動腦筋,有沒有用心去做的緣故。對自己高要求的人,不會允許自己輕視任何一件交到自己手上的事情?;竞苌俅嬖谡f對某件事很認真,對某些事卻馬虎了事。
優秀確實是一種習慣,當一個人長期以來形成了自己的思維體系時,無論大小事他都自會有自己的框架,和思考問題的邏輯。對于他來說,事情只分輕重,不分大小,該謹慎時一樣謹慎。
單從這一點考慮,平時就認真對待手上經辦的大小事正是一種思維意識的磨礪,一種習慣上的錘煉。很多時候,光認真還不夠,認真做事本就是應該的,要做得比別人更優秀,更出眾,才有可能吸引更多好的機會向你聚攏。所以,讓我去觀察一個人,我不僅看對方遇到大事如何處理,也喜歡看對方遇到小事會怎么辦。
王陽明說知行要合一,不僅是說話做事要一致,遇到大小事的處理態度也要一致,不是說只做上司三令五申的事情,不向你指出問題所在時,你自己做就不會去想事了,蒙著頭瞎做一氣,我們說叫不帶腦子的。你可以有個性,可以不乖,沒有關系。但做出來的事情要讓人信服,信服的程度可以抵消你個性上的迷障,這才算有本事。
很多時候,如何換位思考,就是要努力晉升,試著做一做員工,也試著做一做領導。只有親自體驗過不同角色,才能比較深入地了解各種角色背后的思想活動。如果你是領導,你會希望要什么樣的員工為你做事?如果你是員工,你又喜歡什么樣的領導帶領你披荊斬棘。
始終覺得,思維上的主動懶惰才是真正和致命的懶惰。身體上的懶惰,還有得救。如果是自己主動放棄了動用自己的大腦,什么事情都想別人給自己安排好,自己只是動動腿或者動動嘴。那樣的人,也許可以混日子,但一定沒辦法成長為領袖。
在工作中,我看到這樣遇事喜歡推三阻四,或者只是單純的別人安排什么就做什么,做好做壞從來不理會的人,基本上已經可以看到這個人未來三五年的發展前景。不僅是工作,這樣遇事多想幾步的習慣,可以延伸到很多方面,人際關系、戀愛婚姻都適用。
比別人多想幾步,就是考慮問題時更周全一些,更能為別人著想一些。你為別人著想的多了,自然做事就會順起來,順起來人的好運氣也就慢慢來了。一個人自身的好氣場是這么來的,它不是孤立存在的,一定是有各種原因造成了現在的結果。
我說了這么多,只不過是在說一個人做事的格局,是胸中有丘壑,還是只看得見方寸之地。說來也簡單,就是遇事比別人多想幾步,多做幾步,把上司都沒考慮到的問題,你都想得很周全,那還不怕沒機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