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里與你結緣一一娟妹

圖片發自簡書App

前段時間寫了二篇文章《青蔥年華有“百樂“》一一平原篇、山區篇。我老公看完后給我提了意見,說我寫的文章,可能很多人會理解不了忙這工作有啥意義。接受他的建議,現在隆重介紹我們的單位及其產品。

我原來的工作單位是金玉鎮抽紗廠,隸屬于中國商品進出口公司汕頭抽紗總公司管轄。上圖就是總公司的辦公大樓,它與市委,市政府等重要單位并排矗立在汕頭市的黃金地帶一一海濱路上,面朝大海,還有風景美如畫的海濱長廊相伴(可惜我沒資格在那里工作過)。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上面的圖片就是我們潮汕抽紗產品,圖1一一圖3是墊繡,平繡和補繡,是一種傳統純手工產品,主要產品有床單,床罩,窗簾,還有圓的,四方的,旦形的各種餐桌臺布,規格大到72cm×180cm,小到8cm圓形杯墊。獨特的藝術和新穎的風格,受到了喜愛新奇的西方人士的悉賞。

圖片發自簡書App

隨看社會的發展,人們的審美觀不斷提升,為適用新形勢,素有創新精神的抽紗設計人員,在原有純布的基礎上,加入了通花元素(說白了就是把整塊布裁成各種圖案,然后用鉤針創造出各種圖案,再把它拼接起來)。圖4一一圖10就是經過創新后的品種。

潮汕抽紗產品在我國改革開放之前,一直是我國出口商品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不可尚缺的地位,每一件產品都代表祖國,貼著中國制造的標簽,遠銷歐盟,美國,日本,南美,中東,東盟及港澳臺等多個國家及地區,在海內外享有很高的榮譽;為我們國家創造了大量的外匯。

潮汕地區歷來人多地少,物質較為匱乏。發展通花生產,擴大生產力,是形勢所需。我們這些人是抽紗產業中最底層的排頭兵,卻肩負著幫助各鄉各里發展新品種,讓各家各戶都能增加收入,改善生活,提高生活質量。

為了方便管理,也為了山區人民便于交貨,單位在山區里設了分點,分點地址設在三村鄉一間農民房里。我成了首席“駐山大使”,還選派了廠里的一名資深老職工清姨一同前往;駐扎山里必須自已開伙食,而三村鄉沒有山坑水,只有一口井在山腳邊上,是全村人吃喝用水的唯一源泉。我們住的地方在半山腰,我和清姨,一老一少,都挑不動那兩只大水桶,只能望水興嘆。所以廠領導加派了一位優秀的輔導員阿嬋,又從山里的下寮鄉挑了一位身強體壯的輔導員一一娟妹,和我們搭檔,還幫著挑水。娟妹長得很可愛,經常是笑瞇瞇的,給人一種天真活潑的感覺,挑起水來,輕盈而矯鍵。現在回想起來,真是過意不去,感激之情,難以用文字表達,只有把你一一娟妹的好,放在心里,永遠收藏。

圖片發自簡書App

為什么把山里比喻成桃花源呢?在那交通不便的年代,沒有車水馬龍,連個自行車的鈴聲都罕有聽到,偶爾有載貨的拖拉機進山,總而言之,沒有現代的交通設備和通訊設備,從山里到山外需二個小時,所以,生活在山里,真有與世隔絕的感覺,但山里盛產楊梅,柿子,油甘,還有飲譽海內外的三棱橄欖等水果,所以堪與桃花源媲美。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先說說楊梅吧,每年農歷的四月至五月初是盛產楊梅的季節,楊梅的品種很多,有酒杯大的鳥酥楊梅,凸蒂楊梅,有一口嚼下去連核嘎嘣脆的酥核楊梅,還有淡紅淡紅的白楊梅等品種。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在楊梅盛產的季節,只要那些代辦員挑著擔子來交貨,擔子上面肯定有一小筐楊梅來犒勞我們的。今天是蘆塘哥的楊梅,肯定又黑又甜,明天是徐厝寮姐的楊梅,那肯定是大個又凸蒂的楊梅,后天是下寮鄉的楊梅,那肯定是嘎嘣脆的楊梅…。總之,山里人的熱情,把我們的嘴給喂刁了。

秋天,是盛產柿子和油甘的季節。沒到交貨日期,我們就分片下鄉,清姨她是老抽紗人,以前也經常來山區巡視,所以對各村落都非常熟,但年紀大了,我們就讓她負責靠近住地的蘆塘,東坑及三村本地;我們幾個年青的則負責跑邊遠的徐厝寮,官安,下寮和九斗等八個自然村。

我們從三村鄉往右邊的路向山里走,沿途是外洋尾,然后是下寮鄉,最邊遠的是九斗鄉(已經和揭陽市接壤了),它是潮陽縣最末的鄉村了。時值秋天,彎彎曲曲的山路兩邊,滿是低矮的,掛滿果實的油甘,每當這時候,娟妹指點我們,那些油甘酥脆甘甜,那些帶苦澀味的,我們就按照她的指點,摘一些放斗笠里,邊走邊嚼,既解渴,又樂在其中。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等走到娟妹家鄉的地界時,那更讓我們高興,她總是熟路熟道的帶我們穿過小山坡,繞到村里人加工柿子餅的工棚里,上前跟他們嘰里咕嚕一通話(她們講的是山里的客家話),然后就抱著一堆柿餅,柿錢(剛曬得焉焉的,軟軟的柿子)回來,每人分二個,又是一邊走一邊吃,那甜得發膩的味道,還有柿餅上面的那層像霜一樣的糖,有種淡淡的冰涼,那味道至今難以忘懷,不但解了饞,又解了饑餓。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我的網名叫《四月橄欖綠》,可能有點誤導大家,其實盛產橄欖的季節是冬天,快過年的時候。在我們老家,逢年過節,迎來送往,給朋友送上一份三棱橄欖,那是相當貴重的禮品;

橄欖樹可比油甘樹高大多了,樹冠又茂盛。每次經過橄欖樹下,撿起一塊石頭,瞅準較好的果實,往上一扔,總會掉下幾顆橄欖果來。那時的果樹屬集體所有,不用看管,也沒人去偷,不像現在這么金貴。說實在,那時誰的肚子都沒填飽,而橄欖果是很刮胃的,村民對它可以說是敬而遠之。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但我們是從山外來的,對橄欖很青睞,情有獨鐘,特別是三棱橄欖,個頭大,肉厚汁多,酥脆,無渣。一口咬下去,一股特殊的芳香溢出,嘴里透著一股淡淡的酸味夾雜著一點點甜,還有一點點甘,一個吃完還真欲罷不能,停不下來的節湊。還有甜種和雞心種橄欖,都是橄欖果中僅次于三棱橄欖的極品,這兩種橄欖個頭小,呈雞心狀而得名;其特點是它的肉雖薄,但沒澀味,吃的時候,整個放進嘴里剛剛好,一嚼滿嘴是甘香甜,回味無窮。

山里生活的那段時間,真是多姿多彩,除了吃水果不用付錢,每到女工的家里,不用等到飯點,只要她們家里有啥好吃的,都會拿出來招待我們,比喻芋頭,紅薯,煮花生。山里還是一座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中草藥寶庫,如利尿的貓毛草,車前草,清熱解毒的夏枯草等等。有一天下鄉回來的路上,看見路邊生長著一大片夏枯草,我們順手拔了一大把回來,第二天一早娟妹就去供銷社賣肉點買了一塊豬肺,和夏枯草一起熬,我們大家一起分享。不但美味,還是一種綠色健康的藥膳。還常常熬一些貓毛草,車前草湯,下點紅糖就是一劑清熱利尿的藥湯。

歲月如梭,轉眼我們都年青不再,鬢毛染霜,大家早已天各一方,少有聯系,但彼此之間的友誼卻銘記心頭。感恩那年代的民風純樸,感恩那年代的治安安寧,讓我們這些城里妹能在大山里平安闖蕩而從不受困擾,為祖國的出口事業添磚加瓦,作出點滴貢獻。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我們曾經談到過矛盾的話題,它所揭示的是事物之間的一種主要關系,通過對關系的把握,達到探求某一事物本質規律的目的,落...
    天線的觸角閱讀 275評論 0 0
  • 1 那天,從老家回城坐公交車,車上上來了一對老夫婦,還帶著一輛手推嬰兒車,里面躺著一乖巧的寶寶。 有好奇的大嫂打量...
    木徒閱讀 169評論 0 1
  • [cp]吳天放是好出身,她的妻子只在那書里出場過一回。便顯示出不一般的休養。 吳君幾年都跟別的女子進行著熱烈的...
    豆米漁y張敏閱讀 296評論 0 0
  • 今天我的小外甥參軍了。雖然我遠在新疆羅布泊不能為他送行,不能親身融入綠色的海洋,但是卻感覺特別自豪,為他有無私奉獻...
    貨車司機牛二哥閱讀 637評論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