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爺爺家大伯第一次回家省親是83年的暑假,帶著海華哥和海秦,大伯高高大大的身材有著東北人的塊頭,國字型的臉透著威嚴,也是我那時候小的緣故吧在他跟前我總是怯生生的,他說話不像我們當地,卻也不是標準的普通話。倒很是高興和海華哥和海秦一起玩,他倆說的是普通話我倒是可以聽懂,我說話卻是濃厚的方言他們就不懂了,我就把方言和學校里學的普通話亂燉了起來,卻也不亦樂乎。
那年頭有個在外干事的親戚卻也是很光榮驕傲的事情,更有大伯帶來的各種糖果和好吃的東西,所以只要是吃過飯沒事就去二爺爺家玩。當時我和海秦上一年級,海華哥上五年級,海峰是二伯家(二伯當時還在部隊服役)弟弟那時候還小三四歲的樣子。吃過飯后我們總是不約而同聚在一起,他倆是城里來的倒也沒有見過黃土高原的溝壑縱橫,二爺爺家東邊就是一條溝,在上面看來卻也是溝溝壑壑,待我們爬到下面時候仰頭看卻成了高山和大川了,海秦說是山區,溝底下是一片平整的果園,有桃子,蘋果,李子,我們總是偷偷摸摸潛進去然后飛快的跑出來躲在犄角旮旯里品嘗勝利的果實。我們也會玩打仗的游戲,起初只是拿著樹枝,棉花桿,擺開各種電影里看來的出槍姿勢嘴里還要不停的“嘟嘟嘟嘟”……后來家人們說是危險怕不小心傷了誰,海華哥就用舊木板做手槍然后用墨汁染成黑色,再在槍把綁個紅布卻也逼真,我也回家要爺爺給我做,大哭大鬧,后來婆婆給我用布頭綁了一個笤帚疙瘩,那種掃炕的笤帚那么一包裝卻也幾分相像,我又歡喜雀躍起來。
二爺爺家正對著學校的后門,土夯的墻有一個洞,海華哥領我們從洞里鉆過去,放假了老師們都回各自家了學校也沒有人看守,他還把一頭豬從那個洞里趕進去讓我們騎,我們哪里敢?再說了豬也不會那么聽話,于是在他的帶領下我們把豬趕到教室后面一塊狹窄的區域(那是當時幼兒園教室的后面一片空地,緊挨著學校的圍墻),那是一頭不怎么大的豬,海華哥一米五六的身高生怕壓折了豬腰呢,他雙腿緊緊夾著豬也不怕豬活蹦亂跳,我們幾個像是拉拉隊緊隨其后歡呼雀躍,樂此不疲……
二爺爺家大姑和碎姑都嫁給了鄰村,大姑夫是忠厚老實的農民,靠著一雙勤勞的手支撐著勤勞致富的信念,大姑更是樸實善良不多言語,自從大女兒不在以后更是少言寡語,抑郁寡歡,有時更是失魂落魄精神恍惚,多少年來卻也落下了病根。碎姑家是新社員,姑父是個熱情仗義的人,為人和善好交朋友,七里八鄉的人都能認得。
智民大是二爺爺最小的兒子,也是二爺爺一手帶大的原因吧似乎也多了些嬌慣,加上祖上遺傳下來的脾氣卻也是敢作敢當說一不二的人,有時候也難免惹二爺爺生氣,二爺爺的脾氣打那是必須的,隨手的掃把鋤頭都會放上去的。有一年夏收麥子碾出來了就等風來了好把麥粒清出來,一句言語不合二爺爺摔下木锨就回家了,臨走時呵斥智民大“我看沒有我你能把麥子裝到口袋才怪!”那一年智民大才十六歲,后來他硬是一邊揚場一邊(que)場(方言就是用掃帚把麥子和麥糠分開)把一千多斤麥子弄得干干凈凈。二爺爺一手帶大二伯,智民大還有兩個姑姑,在那個物質極度匱乏的時代也卻是不易,他的脾氣也是不好,在世的最后幾年也不例外,我就見到他拿著拐杖一邊追智民大一邊打他。
沒有分田到戶時候智民大就給村里放羊,那時候才十五六歲,每天早上雞打鳴就趕著羊群出發順著溝圈一直走到黃河灘,走的時候包里兜個饅頭,渴了就喝路邊的水,黃河在我們這里形成了幾萬畝的濕地,水草倒也豐盛,天晴路干是好若是下雨了那有十幾里的山坡路,山羊如履平地人就夠嗆了一步三滑卻是不易,直到后來收獲了那段愛情。
娘是鄰村的姑娘,智民大放羊路過她村認識的,此后每天他都會從她村的坡下河灘,盡管那個坡有點陡路也遠不好走,可他樂意得很,到了她村他會打幾個響鞭,那種用小牛皮編成的皮鞭稍子是線繩子做的柔軟堅韌,飛快地揚起來又猛地向回收讓鞭穗子來個一百八十度回轉就會發出清脆的啪啪聲。那是他們的暗號,在當時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年代也是他們兩的秘密。
然而不知情的二爺爺卻一邊在給智民大張羅婚事找姑娘央媒人下聘禮,姑娘是婆婆介紹的她妹妹家的女兒,待到讓兩個人見面時智民大才說出他的秘密,他非雷玲芳不娶,這下氣壞了二爺爺,
“簡直是么王法了,這事還能讓你做主了!”
智民大也不甘示弱
“我就要娶雷玲芳,別人誰都不要”
這下難為壞二爺爺了,一邊是倔強的智民大一邊是爺爺婆婆,后來在爺爺婆婆的開導下一輩子沒低過頭的二爺爺終于同意了智民大的婚事。
結婚那天大姑夫開著大拖拉機去接新客人,智民大用嶄新的鳳凰自行車帶著我,新娘兩條長長的烏黑的辮子垂在胸前,俊美的臉龐烏黑的大眼睛,大紅綢緞做成的衣服映著人的臉通紅通紅。
新娘上轎之前通常是要把彩禮錢什么的都給女方的,那時候是一份禮二百四十塊錢,交割完畢后卻又多出了一件衣服的布料,不然就不上轎,在我們這里也有這個風俗,就是在新娘上轎前故意刁難下也是遂了好事多磨的意思,可智民大不買賬,一氣之下差點領著接新娘的親友回來,那時候我小只知道他們吵吵鬧鬧的,后來肯定是新娘家讓步了。一路上吹吹打打接回新娘,那時候新娘是坐自行車的,我也就坐上接親的拖拉機上了。專門放炮仗的每隔幾十米就放一個雙響炮,二爺爺家此刻張燈結彩喜氣盈門了。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