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資料:《21天學通C++》
函數重載
函數重載是指同一個函數名可以對應著多個函數的實現,每一類實現對應著一個函數體,這些函數的名字相同,但是函數的參數類型不同。
例如,給同一個名為sum()的函數定義兩個不同的函數體,該函數的功能是求兩個操作數的和。其中,一個函數實現求兩個整數的和,另一個函數求兩個浮點數的和,這兩種功能都可以通過調用同一個名為sum()的函數來實現。
函數的重載
函數重載又稱函數的多態性,是指同一個函數對應著多個不同的函數。
所謂“不同”,指的是這些函數的形參表必須互不相同,或者是形參個數不同,或者是形參類型不同,或者是兩者都不同。
例如,以下是一些合法的重載函數:
int func1(int, int);
int func1(int);
double func1(int, long);
double func1(long);
注意:重載函數的類型,也就是函數返回值的類型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但如果僅僅是返回類型不同而函數名、形參表都相同,則是不合法的,會被認為是同一個函數的多次聲明。
參數類型不同的函數重載
例1 參數類型不同的函數重載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add(int, int); //聲明計算整型數值的函數add
double add(double, double); //聲明計算浮點型數值的函數add
void main() {
cout << add(1, 2) << endl;
cout << add(1.2, 2.2) << endl;
}
int add(int x, int y) { //定義計算整型數值的函數add
return x + y;
}
double add(double a, double b) { //定義計算浮點型數值的函數add
return a + b;
}
輸出:
3
3.4
參數個數不同的重載函數
例2 參數個數不同的重載函數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in(int a, int b); //聲明帶有兩個參數的函數min
int min(int a, int b, int c); //聲明帶有三個參數的函數min
void main(){
cout << min(2, 3) << endl;
cout << min(3, 4, 5) << endl;
}
int min(int a, int b){
if(a <= b)
return a;
else
return b;
}
int min(int a, int b, int c){
int t = min(a, b);
int x = min(t, c);
return x;
}
輸出:
2
3
內聯函數
內聯函數也稱為內嵌函數,當在一個函數的定義或聲明前加上關鍵字inline則就把函數定義為內聯函數。
把一個函數定義為內聯函數后,在程序編譯階段,編譯器就會在每次調用該函數的地方都直接替換為該函數中的代碼,由此省去函數的調用等時間,從而加快程序執行速度。
例3 內聯函數的應用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inline int abs(int x){
if(x < 0)
return -x;
else
return x;
}
void main(){
int a, b = 3, c, d = -4;
a = abs(b);
c = abs(d);
cout << "a = " << a << ", c = " << c << endl;
}
輸出:
a = 3, c = 4
條件編譯
條件編譯可以按不同的條件去編譯不同的程序部分,因而產生不同的代碼文件。
C++的條件編譯有三種形式:
#ifdef形式
#ifdef形式是指該形式的第一個編譯命令為#ifdef,這種形式的結構如下:
#ifdef 標識符
程序段1
#else
程序段2
#endif
該形式的條件編譯的功能是:
如果標識符已經被#define命令定義過,對程序段1進行編譯,否則對程序段進行編譯。
程序段2也可以沒有,則需要改成以下形式:
#ifdef 標識符
程序段
#endif
例4 #ifdef預編譯命令的應用
#include <iostream>
#define PI 3.1415926 //定義宏PI
using namespace std;
void main(){
double radius, sr, a, ss;
#ifdef PI
{ //使用預編譯命令#ifdef
cout << "Please input radius:" << endl;
cin >> radius;
sr = PI * radius * radius;
cout << "The circle area is:" << "\t" << sr << endl;
}
#else
{
cout << "Please input a:" << endl;
cin >> a;
ss = a * a;
cout << "The square area is:" << "\t" << ss << endl;
}
#endif
}
輸入輸出:
Please input radius:
8
The circle area is: 201.062
注意:如果#define語句被注釋掉,那么系統將編譯第二個程序語句,計算正方形的面積,而不是計算圓的面積。
#ifndef形式
#ifndef形式是指該形式的第一個編譯命令為#ifndef,這種形式的結構如下:
#ifndef 標識符
程序段1
#else
程序段2
#endif
#ifndef形式與第一種形式的功能正好相反。
#if形式
#if形式是指該形式的第一個編譯命令為#if,結構如下:
#if 常量表達式
程序段1
#else
程序段2
#endif
這種形式的條件編譯結構的功能是,如果常量表達式的值為真(非0),則對程序段1進行編譯,否則對程序段2進行編譯。因此,#if形式可以使程序在不同條件下,完成不同的功能。
例5 #if預編譯命令的應用
#define flag 1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void) {
#if flag
{
double radius, sr;
cout << "Please input radius:" << endl;
cin >> radius;
sr = 3.1415926 * radius * radius;
cout << "The circle area is:" << "\t" << sr << endl;
}
#else
{
double a, ss;
cout << "Please input a:" << endl;
cin >> a;
cout << "The square area is:" << "\t" << ss << endl;
}
#endif
}
輸入輸出:
Please input radius:
2
The circle area is: 12.5664
注意:一般來說,在程序中,如果條件選擇包含的程序很長,采用條件編譯的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其他命令
#error命令
#error命令用于程序的調試,在編譯中遇到#error會停止編譯,并顯示錯誤信息。
其一般形式如下:
#error 出錯信息
注意:上述出錯信息不加引號。
#line命令
#line命令用于控制行號,一般在發布錯誤和警告信息時使用。
該命令的格式為:
#line number "filename"
此處的number是將會賦給下一行的新行數,其后面的行數從這一點逐個遞增。filename是可選參數,用來替換自此行以后出錯時顯示的文件名,直到有另外一個#line指令替換它或直到文件的末尾。例如:
#line 1 "assigning variable"
int a?;
這段代碼會產生錯誤,顯示為“assigning variable”, lin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