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此文懷念我們逝去的青春,紀念我們那年的模樣。
跟朋友聊天,因為一碗泡面引發了我們那年青春的回憶。
關于青春的代名詞有很多: 活潑,天真,張揚,45°角的憂傷,叛逆…
而我們的青春,是我們特有的樣子。
記憶最深的是我們十五六歲的樣子。那年我們初二初三。
故事的開始是: 初二那年,機緣巧合,我們從普通班一起插入了尖子班,最后幾經波折,硬生生湊成一個屬于我們的宿舍,從此開始我們獨特青春的篇章。
我記得那時候,我們成了尖子班里最普通的一粒沙子,扔在里面誰也看不見。而我們也像外來侵略者,不小心闖進了不屬于我們的領地。于是,我們開始了我們自己似乎與主流格格不入的小日子。
我永遠記得在那個小公寓宿舍里我們發生的所有故事。
我記得,我們一起吃泡面的日子。誰都知道泡面不是一種健康的食品,而那時候的我們之所以對其獨有情鐘,一半是叛逆心里,一半是現實的無奈選擇。叛逆是因為,小時候家長都會禁止我們吃泡面,于是不被監管到的時候就想偷偷把它們的味道都嘗個遍。無奈是因為那段時間正好是補課期間,學校飯堂,附近小餐館都不開業,泡面成了最方便的選擇。泡碗泡面,洗完澡出來吃,似乎成為了我們的日常。那時候的我們也真的嘗試了很多的品種和口味,以至于后來的我有一天吃著泡面就反胃吐了,再之后的三年我都對泡面這種食品敬而遠之。
說到吃,我們實在有太多記憶深刻的故事了。
老秋家里做面包類生意的,她媽媽做的飯菜也特別好吃。有時候老秋會給我們帶很多好吃的糕點,并且每次周日回來,老秋總會打包一大袋家里可口的飯菜。一來是她要當夜宵吃,二來自然是被她的吃貨舍友瓜分。我記得我們最愛吃雞翅尖,一人一只雞翅尖站在宿舍陽臺啃,毫無形象。那時候我最喜歡的就是老秋家的食物,以至于多年后,我還常常想念她媽媽的飯菜。
除此,我們還經常喜歡成群結隊下了晚自習就去小賣部一人買一小袋零食,那時候零食很便宜,幾毛錢,一人買幾樣,一路吃一路聊天地蹦噠回宿舍。更甚至,我說服媽媽給了我一個熱水壺,我們從此可以在宿舍開小灶,買了一大堆豆腐花,芝麻糊類的沖泡食品,卻常常沖的不成型,但每天晚上依然是我們的吃貨時光,好像給人錯覺我們完全沒有感受到中考的壓力。大概是我們吃的毫無顧忌,宿舍常常飄香,經常被前來檢查的班主任撞見,還被取笑過我們這群小吃貨,以至于有一次宿舍樓下有很多零食垃圾袋,還被冤枉過是我們亂扔的,硬生生背了黑鍋。
我們學習時候的樣子也很有趣。
我是個喜歡提前把事情做好的人,而且做作業效率特別高,常常最早完成作業。而老秋她們幾個經常拖到最后也還沒完成作業。我們之間最有趣的一幕是:做完作業的我經常坐到她們床邊,對著她們寫作業,一邊很欠揍的催她們快做,一邊引誘她們聊天。我想,這大概是我最欠揍,最招仇恨的時候了。不過不管怎么鬧騰,我們依然保持著我們各自的習慣。
初三的時候,班主任為了督促我們好好學習,每天十點多會去宿舍檢查我們是否在學習。那時候,思姐總是睡的比較早,有時候我們也會困得想睡覺,但是為了應付老師的檢查,為了證明我們熱愛學習,我們會把門鎖的好好的,等差不多到老師來敲門檢查的時候,醒著的人就把我們睡了的拍醒,我記得那時候思姐睡眼朦朧的翻起來拿本書裝樣子的模樣,以及老秋坐在床上看書一臉哈欠的樣子,后來想想真的忍俊不禁。
我還記得很多很多關于我們的故事。比如校運會的晚上偷溜出學校跑出市區逛街買衣服,后來接到班主任召見我們的電話,慌亂到一邊撒謊一邊往回趕的樣子。比如我們為了出去吃飯,爬了學校出后山的圍墻的樣子。比如特意在下雨天去淋雨,打水仗,渾身濕漉漉的回來也不怕感冒的樣子。比如我們躺在乒乓球臺上一起看星星聊天的樣子。比如夏天熱的我們一起鋪涼席睡在宿舍門口的樣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