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笑,我們不談政治,政治有多少靠得住?從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就可以看出一般。如果你關注美國大選,你的選擇會是誰?民眾啊,輿論啊、媒體啊,不到最后,結果一切都是未知的。由于興趣,在負責微信公眾號“演講城邦”的過程中,不得不要關注到這次的美國大選。然而事實上,當大選結果出來時,我與很多很多小伙伴一樣,確實是驚呆了,真心是驚呆了。
當我靜心思考時,再結合以往了解到的資料,我真的明白了: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從此我更相信這10條金科玉律,原來都是真的!
第一,一切皆有可能。以前這句話或許真的只是李寧品牌的口號,雖也偶爾說在嘴上,但心里的徹底認同是有問號的。結果,一個從未干過政治的人,走上了政治的巔峰。試問世界上還有比這個更不可能的可能嗎?
第二,政治太虛,可以一步登天。以前覺得政治是高大上的,不是誰都能做的,若真的從政,也要步步為營的。結果,一步登天的事實把這些都踩在了腳下,什么步步為營,都是笑話。另外,我們的生活中不是也有一句話“領導說你行就行,不行也行,領導說你不行,行也不行。”可以窺見一斑嗎?
第三,金錢幾乎是萬能的。以前也一直書生意氣,覺得談錢就俗。可事實上呢,世界上絕大多數沒做成的不都是因為缺錢嗎?假若特朗普不是億萬富翁,成為總統幾乎不可能。
第四,自下而上的變革更有價值。以前一直以為變革都是自上而下的,普通民眾只需要按部就班實踐就行。殊不知,自上而下的變革都是基于維護利益既得者的,不是絕對真正意義的變革。特朗普的當選,在一定意義上講,是美國政治利益既得者的敗選,是民眾對他們的厭惡,實質就是民眾的愿望,是自下而上的變革。
第五,真性情也可以在臺面上表露。以前覺得臺面上的都必須是真善美的,至少也應是表現得這樣。而事實上,太多的人在臺面上都是偽裝的,在臺下才表現真性情,且反差有天壤之別。特朗普在臺面上表現了很多的真性情,照樣受到民眾的青睞,甚至說真小人強過偽君子。
第六,做事單純更能成功。以前一直認為成功的人都是極其復雜的,尤其是當官的。但事實上,做的太多、想得太多更會左顧右盼、瞻前顧后,難以成功。特朗普在商業方面的成功便是如此(他毫無政治經驗,說明一心在商業方面)。很多民眾支持特朗普,就是因為他不復雜。單純為人處事必定至誠,至誠定能治天下。
第七,精力是幸福、成功之基石。以前覺得只要有家底、有顏值就能幸福、成功;后來覺得有學識、有人脈就能幸福、成功;再后來又覺得只要有錢有權就能幸福、成功。結果,看特朗普,精力才是幸福、成功的基石(他的作息、家庭、活動表現得很有活力。)再說,精力不佳,什么都白搭。
第八,打破常規才能突破并前進。以前認為一切都可以是按部就班的,置身于特定的環境中適應便是好的。殊不知,既定的常規再也沒有新意,難以突破。特朗普當選,不就是否定了絕對的政治性正確嗎?美國人也厭惡了這一點。敢于打破常規,正如《皇帝的新裝》中的小孩,不一樣才是硬道理。
第九,對手永遠都不能被低估。處于同一階層或平臺時,人容易瞧不起他人,甚至覺得自己高人一等,進而會藐視對手。擁有豐富政治經驗的希拉里對于特朗普不就是這樣的嗎?據說,克林頓前總統曾與特朗普通了個電話,在電話中,克林頓鼓勵特朗普“積極去在共和黨中扮演更重要角色”。(認為特朗普在政治上是菜鳥,最終容易被擊敗)結果,對手真的把自己徹底打敗了。
第十,奮斗是奮斗者的生活方式,永不停歇。兒童時認為奮斗是少年的事;少年時認為奮斗是青年的事;青年時認為奮斗是中年人的事,中年后覺得奮斗是年輕人的事。結果發現,參加競選的幾乎都是老年人(特朗普70歲、希拉里69歲),他們還那么拼。我等又怎能停止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