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原來我不太喜歡綜藝節目,例如脫口秀、吐槽大會、奇葩說……后來和老公一起看了一期,覺得很有意思,現在第四期,每期都不能錯過。
其實真的要從脫口秀中找到“人間的快樂”么?也未必,因為我可能有自己的笑點判別點,或者是越長大,笑點越高,淚點越低,但是我真的能從脫口秀中找到“靈感”和奇特的“觀點”,即使生活中很小的點都能說出梗來,這就是不一般了。可以將所學的知識點串聯起來,形成一種另辟蹊徑的觀點,而這種觀點會得到大眾的認可,這實屬厲害。
首先想說說今年的另一種風格,one-line,就是楊波的一種新風格,故事不是像蒙恩、楊笠那種一整段,他的特點在于每個小段組成脫口秀的片段,而每一個小段,都有反轉的程度,讓觀眾腦洞大開,有點無厘頭,又有點小可愛。例如,上海的面試官說了一長串話,我說我聽不懂上海話,面試官說我說的是英文,我說我是中國人,面試官說但是你面試的是翻譯,每一段都是面試官和我的博弈,反轉后再反轉,最后露出自己的尷尬,讓觀眾捧腹大笑。一種全新的風格,讓人刮目相看,甚至拍案叫絕。語言節目也在創新,從傳統的talk show到現在的漫才和one-line,不得不說社會的發展體現在方方面面,創新永遠無時不在。
其次,是徐志勝,這個長相丑萌丑萌的男生,眼睛不僅小而且上斜,頭發不僅少而且有些不規則,但是在他身上,感受不到那種“容貌焦慮”和自卑感,他一開口就讓觀眾爆笑如雷,總是從生活中挖掘點點滴滴的笑點,不過于生搬硬套,且非常順滑又富有道理,讓人意猶未盡,長嘆一聲“哦,原來是這樣”,或者說“對對對,我有同感”,這也許就是一名好的脫口秀演員所呈現的,他會說到點子上,讓你拍案叫絕,你經歷過,但是你沒有用語言表達出來,而恰恰他說到了你的點子上,一拍即合。但是換個人再講講徐志勝的段子,可能效果未見得如此好,天時地利人和的因素,讓他成為了第四季的黑馬。
再次,我想說說我最喜歡的脫口秀演員王勉,不是說他的文本有多硬核,而是他的形式新穎,他的反轉出人意料,很明顯,去年的他可以獲得大王,是因為吉他和說唱的結合,讓人眼前一亮,但是今年很難,除非內容也上升一個檔次,既然觀眾已經接受了這種形式,那么新的一季就不會給觀眾太多的沖擊力了。但我依然很喜歡他。尤其是那句“我站在玻璃窗外面向里看……”本以為自己的同屆生病了躺在醫院,卻反轉為,同屆升職了,成為了我的領導,實在是妙哉妙哉。喜歡王勉的另一個理由除了形式的新穎,還有就是文本內容的新穎,他總是在用小故事講大道理,每個道理自信想想具有生活的哲理,讓人感覺,原來還可以這樣。
以上是我這一季很喜歡的三位演員。
至于被淘汰的王建國和張博洋,說真的,我確實找不到他們的笑點,也許是講脫口秀的時間太長了,以至于殫精竭慮了,也許是參加這類節目太多了加之要為別人寫稿子,已經疲于應付了,不管怎么樣,這兩次的表演真的是有點失望。
只能說“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持續地去更新內容和攝取,才能讓內容具有內涵和營養,而不是浮于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