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下課時,學生陸陸續續都離開了,我正在講臺上收拾東西,幾個女生涌了過來,其中一個手里拿著疊的皺巴巴的幾張紙幣:“老師,剛才坐這里的男生掉錢了!”
因為現在實行分級教學,在一起上課的同學都來自于全校各個不同的專業,上課時從四海八荒聚過來上課、下課后就各自散去,如果不有意去結識,坐在一個教室上了一個學期的課、連彼此的名字都不知道是常有的事。
作為老師的我可不能誰都不認識,我看了一下她指的座位:“哦,是???哦,我在群里問一下。”這是一個每次坐在最前排、上課時眼睛亮晶晶的看著黑板的男生,一看就是好學的孩子,給我的印象非常好。
在班級群里留言后他沒有回復,其他同學告訴我他們班的同學也都已離開了,我決定下節課時交給他,于是把這幾張疊得皺巴巴的紙幣原封不動放在我上課時用的筆袋里。
今天又是他們班的課,我一看到他就把錢遞了過去:還是皺巴巴的幾張,接著說“旁邊的女生撿到你的錢了?!?/p>
他拿到以后沒有說一句話,第一件事居然是把紙幣抹平數了數,過了一會兒才說:“我就覺得我掉錢了……去買東西的時候……我掉了42塊錢……”
“這里是42塊錢嗎?”我努力忍住,問到,因為我實在也不知道這里有多少錢。
“是的?!?/p>
這讓我想起了一個故事:一個媽媽找不到自己的錢包后急得團團轉,兒子開心的告訴媽媽他看到媽媽錢包掉了以后幫她撿起來了,交到媽媽手里時他充滿了自豪感,結果,媽媽做的第一件事不是擁抱孩子,而是打開錢包數了數里面的錢,第二天早上媽媽發現兒子自殺了……
我雖不會傷心至此,但這個個小小的動作和三兩句對話也深深刺痛了我:難道這時候不該說聲謝謝嗎?難道不該問問是誰交給我的嗎?
我忍住自己的痛心,指著他旁邊的幾位女生告訴他,這是那幾個拾金不昧的姑娘,他轉過頭,和她們笑笑,并無多話。對于他的反應,姑娘們好像也并不在意,她們把錢交給我的時候目的也不在于這一句“謝謝”吧,所以她們繼續忙自己的事情。
而我卻久久不能平靜:一個上課認真聽講的學生,一個老師的眼里好學生,卻連句“謝謝”都不會說,連最基本的禮節都沒有,這是我們教育的缺失,家庭、學校、社會,到底該由誰來承擔這部分的教育,才不會讓一個已經成年的學生要到大學校園里來補上這重要的一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