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那家媳婦多聰明,傍了個大款,甩了她家男人,別看平時裝的多賢惠,好看的人心眼多著呢!”“就是就是,看她那男人,老實巴交的,怎么可能駕馭的了這種角色。”當我聽見這些對話時,深感困惑。愛情的忠貞不再被歌頌,背叛者卻因自己的背叛而得到贊揚,這種本末倒置,著實讓人不寒而栗,我們的世界到底怎么了?
?假如這種女人可以被認為是聰明,那么殺害武大郎的潘金蓮豈不是聰明的極致,女性的代表?顯然,這樣的評價是不被人所信服的。但是,潘金蓮為何被人們唾棄,而現實中拋下丈夫,另尋別枝的女人卻被稱贊聰明。其實在我認為,這是價值觀出了問題。
?不知道為何,現在覺得孩子們的童真是非價值觀是多么難能可貴,壞人與好人區別的那么容易且明了,他們沒有功名利祿的心,簡單隨性,朗朗的唱著“我在馬路邊撿到一分錢,把它交到警察叔叔手里面?!倍嗝疵篮?。 ? 然而,現實卻把這美好的畫面敲得粉碎,常常見到有些家長面對孩子撿到錢財這件事時,所表現出的態度是多么的不堪,如果孩子想把錢財交給失主,家長便會嚴聲呵斥“你這孩子怎么這么笨,做人不能太實誠?!倍敽⒆幼笏加蚁胫?,悄悄的把錢塞進自己的口袋時,家長會心的笑了,“這才是聰明孩子。”
我不知道大城市如何,可能是地方偏僻,基本的素質教育跟不上,導致這種情景比比皆是。這種教育方法想想挺可怕的,它就像多米諾骨牌效應一樣,產生的影響是無發預估的,假如你的孩子以這種方法教育,當他看見別的孩子產生要把撿到的財物交給失主的想法時,他便會嘲笑那個孩子,試想一下,當一個孩子面對他的伙伴對他無情的嘲諷,他還敢邁出做好人的第一步嗎?
記得有次,與同學一起出去打工,在整理床鋪時,同伴發現了壓在床單下面的1500塊錢,他興奮的如同撿到寶一樣,不過,他并沒有私吞,而是上交了,當打工的負責人拿到錢口口聲聲夸贊同伴是社會好輕年時,我分明能看到他笑容后面的嘴臉和話語中的潛臺詞,“這小子,真是笨吶,撿到錢還能交工,這下晚上能搓頓好的了”我不知道,那筆錢的最終下落,只知道,負責人扭頭便把錢數了一遍,“正好1500,真棒!”
?當一家人都是警察,而你是小偷,誰是叛徒,當一家人都是小偷,而你是警察,誰是叛徒……思考之后,答案不言而喻。即便你是警察,即便你有一顆充滿正義感的心,在那種氛圍之下,你敢聲張嗎?
所以,需要改變的,不是個人,應當是人們的價值觀,當有人被騙時,應當受到指責的不是上當的人,而是那些為非作歹的人,被騙不是因為太愚蠢,而是因為很單純,這點我們應該向國外學習,對待行不詭之術的人,應該真真正正的群起而攻之,而不是簡簡單單的口舌之戰,毫無威懾力可言。
《史記》中提到,“聰明者,聞見明辨?!币庵该鞅媸欠侵丝芍^聰明,《荀子》則說,“聰明君子者,善服人者也。”只有能使眾人信服之人,才能配的起聰明二字,這些種種評判聰明之人的方法都可以幫助我們以正三觀,卻為何偏偏把那些違背道德,獲得地位以及占盡小便宜的人冠以聰明的頭銜,他們真的配嗎?
?所以當孩子撿起錢財,告訴你希望找到它本該屬于的人時,請不要吝嗇你的稱贊,“孩子,你真聰明!”相信我,孩子會感恩你一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