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終于敢連線院長了,首先就連線這件事兒我感覺自己有進步。院長的抖音開播以來,我一直在靜靜的聽,認真的記,苦苦的悟,一點點的在進步,從別人的故事里反觀自己,雖然沒有地面課程收獲大,倒也對某些個性的案例有了大致的思路。
有時會想這些連線的家長挺勇敢的,他們中很多人是能量不足的,從他們的語氣語調就能感覺到,但有勇氣連線院長,證明也有改變的意愿,所以心中也有對他們的敬佩。
我也有自己的困惑,但是聽多了連線的那些問題,就感覺別人的問題都比較復雜,我還是別連線了,把機會讓給別人吧。
真正連線之后,我就后悔了,早知道院長給過建議之后我心中這么輕松,我應該早咨詢的,而不是自己顛來倒去的一直琢磨。
總結:作為家長學習不是掛在口頭上的,而是要付諸行動,最好要有結果,當我們有行動有結果的時候,才實實在在做成了孩子的榜樣。孩子更多的時候不是聽我們說了什么,而是看我們做了什么。
個人感覺這一點做的還不錯,一直在努力的經營自己的人生。有一句話我銘記在心:一個媽媽如果不綻放,孩子就不敢綻放。只有盯自己,關注自己,持續不斷的成長,才會給孩子樹立人生的榜樣,成為孩子人生的導師。
誰家的事情誰操心,誰的事誰負責,無論關系再近,也不要插手太多,要有清晰的界限感,過多的付出往往會出力不討好。
“升米恩,斗米仇”。幫助別人要有一個度,幫是情分,不幫是本分,不把自己當救世主,不能幫別人的時候也不愧疚。
反思:自己把自己看的太高尚,導師說的對,我越位了,角色沒有定位好。對照一下以前,我真的是邊界感不強,可能也因此給自己和身邊人都帶來了不必要的煩惱吧,平時總覺得自己成長的還不錯,覺得很多道理自己都懂,當真的跳進一件事情里,卻發現自己不能時刻保持清晰清醒。知道與做到的距離或許是世上最遠的距離吧。更理解了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的意思,也明白了為什么需要持續的浸泡式的成長。
在生活中擺正自己的角色,永遠不要以為自己是誰的救世主,我們救不了別人,甚至我們有時連自己都救不了,只有他們自己的徹底清醒,自我覺醒,才有可能救他們自己。
牢記:誰的事誰操心,不求不助,在所有的關系中都適用。
連線結束后,梳理整個過程,發現我固有的思維又影響了我。在院長給我建議之后,其實我很想再多聽幾句院長的指導,但是我還是主動提出結束連線,理由是怕自己占用太多時間。乍一聽,想著我心中有他人,但細細推敲,暴露了我內在的問題。
其一,院長此刻正在給我指導,只要院長沒有提出掛斷,我只管認真的去聽去記去悟,那怕占用一個小時的時間又何妨,我該做的是聚焦當下聚焦自己,跟著院長的思路走,可是我卻因不好意思占用太多時間,掛了連線,我真的欠缺這種聚焦的能力。同時自以為很懂得分寸,其實未必,在院長的面前,我主動提出掛斷連線這個舉動就不合適。
其二,回憶在生活中自己的為人處世,確實感覺善良的沒有底線,當形成習慣之后,就是習慣性為他人著想,習慣性付出,習慣性忽略自己,這是不是有習慣討好的成分,時間久了很容易產生“好人心理”,這對自己的成長很有殺傷力。還有,在家庭中一個過度付出的媽媽一定會培養一個沒有責任心的爸爸和一個不懂心疼父母的孩子。
我也非常感謝我的課程顧問笑笑,抖音結束之后,和我分享她下市場的感受。她說其實我們什么性格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的性格是為我們的成功服務的,成功需要什么樣的性格,我們就展現怎樣的性格。幸福需要什么樣的性格,就啟動什么性格,一切為了更美好的生活,為了最好的自己。
實操向外,導師向內,今天更清晰了自己,看到了真實的自己,像是重生了一樣,感恩院長的智慧引領,讓我對自己的認知提升到新的高度。原來我的心靈花園也有雜草,也會荒蕪。但慶幸的是我們有名師指路,高人點撥,自己的努力,所有問題的呈現都是為了讓自己越來越好!
這個世界永遠比自己想象得更精彩,不要敗給生活,不要敗給性格,趁我們還有時間,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切換人生的思維開關,做自己最想做的事,成為自己最想成為的那個人。做好自己,愛滿自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