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經典談判術》是一本商業類書籍,書中很多的方法,技巧在實際中可以加以運用。
好的書籍需要精讀,細細領會作者的思維,也許我們不是談判專家,但我們可以從中學習運用到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
談判無時無刻不在我們的身邊,想讓我們的伴侶多做家務,我們要和他們談判,想讓孩子寫作業,想和老板談加薪,我們和商場的服務員討價還價,這些都是需要談判。
談判鼓勵雙方達成一致,強調要實現雙贏。
我們如何在談判中"撬開"對方的嘴
我們和別人進行談判,尤其是做銷售,要給客戶報價,報價太低,客戶贏了,報價太高,客戶心理不高興。
最好的結果是雙方共贏,達到雙方都滿意的效果。既然是要和對方進行談判,那么我們就要和客戶成為朋友。
1、 建立信任,分享信息
聽懂對方的語言,使用對方的語言。當你使用對方的語言時,你不僅能與對方建立起一種親密關系,同樣也向對方表示了你對他們需求的關系,同時也讓對方明白你想和他們建立一種長期的關系。
加強雙方之間的聯系。要了解對方的家庭和生活,在非正式場合多與其接觸,認識他的朋友。
在談判外建立信任。任何人在試圖達成協議時都會變得和藹可親、平易近人。建立信任的最佳辦法是實實在在地做事。
2、勤提問題,當你在談判中感動吃驚和懷疑時更是如此
如果你想了解對方的底線,你直接問對方的最低價是毫無意義的,因為對方一般不會回答。但你可以通過其它方式提其它問題來解答你最想要的答案。
3、向對手提供部分信息
向對方提供信息能夠尋找對你進行互換互利、創造價值的議題,當你給別人有用可靠的信息時,對方經常會共享自己的信息回報你。
在一份坦誠的關系中雙方都要冒不少風險,這樣大家都會互相警惕、互相猜忌。但是我知道,如果我們一開始可以更加公開坦誠地互相交流的話,在我們之間建立一種長期互利的關系就不難了。
談判是一場信息戰。知道如何獲得信息比沒有任何信息的人表現得更好。
攻心策略
1、突出對方可能的損失,而不是突出對方可能的收益
相對于收益,人們在避免損失上有更強的主觀能動性,即便收益和損失程度相當,決策者會更重視與潛在損失有關的信息。
2、分散對方的收益,集中對方的損失
例如:情況1:你打開錢包發現丟了20美元。
情況2:你打開錢包發現丟了10美元,第二天你發現又丟了10美元。
這兩種情況金額相等,但內心感受是不同的。人們喜歡多次撿到錢,但是只丟一次錢。為了使愉悅感最大化,你應該將總的收益分解為多個小勝利。
同時為了最小化痛苦,你應該將總的損失都集中起來,這意味著你只需要接受一次損失。
如果你有能力做出讓步,不要一次用掉所有的讓步空間,也就是說,你要將一次讓步分成各種小步,把分散后的讓步一塊一塊地交給對方。
如果你有壞消息要告訴對方,請一次說完。如果你有好消息分享,那么請將信息分成更小的碎片,這樣同一個消息讓對方滿意的次數會更多。
3、使用“被當面甩門”技巧
作為賣方,我們知道要讓客戶說好,你應該盡量讓客戶處于一個開心、愜意而又舒服的情緒中。因為對方與你一致的時間越長,對方就越可能信任你的利益和自己的一致。
4、利用辯護的力量
當我們向老板提出加薪時,我們就需要為我們自己辯護。那么怎么為你的要求辯護呢?這就需要選擇最適合自己,能讓自己達到目標的套路。
你要用充足的證據證明你是需要加薪的,而不是單純提出加薪的要求,要對你的要求提供解釋,然后用事實來支撐你的辯解。
談判要使雙方感到滿意,尤其在我們和別人合作中,有時需要我們做出合理的讓步,有時針對別人拋給我們的信息,進行及時的應對策略。
談判不是我戰勝了你,心理感覺很爽,而是讓彼此都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