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賀氏(紀念我的奶奶)

弟弟打來電話的時候,我正在廚房,一邊弄飯一邊開著聽書。弟說得簡要,我聽得平靜。然后繼續磨蹭蹭的弄好飯,一個人慢悠悠的吃,聽書還開著。彼時,我正迷著一套歷史題材書中的近代史部分。這一年的無聊閑暇里,惡補了很多民國后段正史野史,看時的心情稍復雜,既好奇喜歡又常常掩卷不忍。喜歡是因為年代很近,故事豐滿而真實。掩卷不忍是因為,看的時候常常會聯想爺爺奶奶父親母親,甚至也想到我高中畢業后才去世的太姥爺。父親之前兩代人的這一生不就是一部晚清民國到新中國的歷史嘛,充滿著戰亂屈辱,貧窮苦難。微信里跳著每天聊天的蜜柚消息,我慢慢回了一行字:“我奶沒了,我這孫女當到頭了。”

我奶奶生于1928年2月,戶籍登記名字陳賀氏。對于這個名字,小時候記得奶奶講過,她有名字,大概是叫喜珍。這事也差不離兒,因為我有個姨奶叫喜芹。可是我始終覺得陳賀氏就非常非常好!因為奶奶脾氣太兇了,東北話說是太ne了,尤其對我爺爺。所以我超喜歡她身份前被綴上我爺爺的姓兒。奶奶一個人就有霸統全家的實力,從屬姓氏嘛是爺爺僅存的夫威。小小的心里偷偷憤不平兒的:“哼!雖然您這么霸道,整天瞧不起我爺爺欺負我爺爺,可是也沒有個名字嘛,還不是姓了我爺爺的姓!(此處有得意)”

說起奶奶這一生,這話好長,我用半個多世紀長的生命陪伴著見證著她的思想和生活。但寫起來,似乎又不多,因為奶奶和我的時代所有奶奶一樣目不識丁操持家務幫帶孫兒孫女瑣碎庸常可講亦可不講。

小時候奶奶經常跟我講她的老家“江南”(舒蘭縣,西流松花江)。我時常會聯想那時候的她一定是白山黑水間光著大腳奔跑的健碩少女。奶奶幸運的生在不必裹小腳兒的時代,她總說她窮的沒鞋穿。用到健碩,奶奶身體的確好,她八十多歲的時候依舊腰板兒溜直。她走路步伐大,年少的我們跟著她總是得快步追。奶奶七十多歲時張羅一家老小十多口人的飯絲毫不愁。當然健壯的身體也是強權的資本,為啥清末民初中國人總被稱作東亞病夫,給人就是面黃肌瘦的印象嘛,而“洋人”就看著身體很強壯。所以奶奶在很長時間里都是很強很霸。怒與傲也是她的標簽。

比如,我很小很小的時候忽然指使她薅草往靠著西林河菜地邊兒的一個大坑里扔,她要停下來我就叫喚。她說一邊夾著我一邊薅草填坑,一使勁就把連草帶我都扔坑里了,然后我就再也不鬧著薅草了。唉,想不起。乖乖,夾著我就能干活兒,我奶奶是多強!

再比如,稍大一點兒,她帶我去美溪溝里的一個大概叫五道庫的小山村去照顧她病重的媽媽,從美溪下火車要走很長很長的山路,十里還是幾十里?我不知道,后來是表叔還是誰說過那個地方至今不通電早就沒人住了。那樣蜿蜒的長長的山路,我哭著不肯走啊。烈日下,奶奶,她是背著我走的!

南小屯老房子的院子很大,院子里立著個四輪手推車,就是鑄鐵管焊接的那種,鐵管的間隙很大,有一天我帶著小妹還有大姑家的大表妹姐仨個并排坐在鐵管橫梁上,晃悠晃悠,好家伙,推車哄的一下子倒了過來,而我們姐三個居然齊刷刷的在空隙里漏出來,站在那發懵了,屋子里干活的奶奶和姑姑聽到響聲都跑出來,奶奶沖得最快,挨著個的摸摸我們,天不怕地不怕的霸道奶奶,忽然一下子就跪倒地上,咚咚的磕了幾個頭,后來奶奶說,她那是沖著南天門,我也不分辨不出南北,反正奶奶磕頭時我就看著這簡直太逗了咯咯笑起來,倆妹妹都跟著我大笑,結果挨了她大巴掌!

開始上學第一學期是在爺奶身邊。西林俱樂部開大會,小伙伴薛小輝戴了紅花而我沒有,我回家只跟奶奶說了小輝戴紅花而沒說小輝學習第一名。奶奶很生氣,“我孫女小臉兒這么周正沒有花,那老薛家丫頭多丑說話禿舌子liao yan的還戴花!”(小輝黑瘦細黃頭發四環素牙,我倆在一起玩兒,奶奶半拉眼都不喜歡她。當然我的朋友很少有被我奶喜歡的,而我小弟的朋友她看誰都好,愛屋及烏愛孫及孫嘛)然后她去說我老師,“小苗!破紅花就差我孫女那朵了,孩子叫抓的哭!”老師耐心的跟她講:“大娘,每個班第一名戴紅花的!”奶奶一甩噠,罵罵咧咧的就領我回家了。后來我學課文,魯迅寫的豆腐西施楊二嫂,不知為什么思緒總是聯想我奶奶。我妹小二兒更是,天天寫不完作業被老師鎖在教室寫。有回奶奶來趕上了,她抱個大石頭砸了玻璃,她說小二的老師:“操你祖宗養漢老婆你回家chua 飯去了,把我孫女留這寫作業!” 小二那老師又蠻又潑,也沒敢惹乎她。唉,這世界是強者的天下,鬼都怕ne人啊,我奶就是ne人之一。

小弟好玩兒,除了學習不行其他都行,但是在他愛好的諸多體育運動里,他獨獨不去游泳。原因是有回去大河奶奶給找回來,心肝寶貝接戶口本的大孫子被奶奶一頓抽。奶奶說:“我寧可打折他腿,也不能下河淹死了讓我絕后!”奶奶和爺爺真是前世冤家,成天打個不停,一生氣她就把我們祖宗三代的罵。但我始終沒想通我們陳姓香火問題對她來講比天都大。要說不識字的奶奶心中也會有理想的話,那就是有孫子有重孫子生生不息薪火相傳吧。

最可怕的是老姑講過大姑姑年輕那會兒自己處個對象。奶奶對她說:“你姐要是敢跟她,你看我活不活埋她!”。在老家時請過好幾回保姆照料她。有一回奶奶找藥吃。保姆不以為然,覺得八九十歲的人了還恁惜命。氣得她當時就給保姆一巴掌,“我還沒活夠呢!”

她不僅行動孔武有力,而且言語特ne!小弟學了半兩吊的文化,很到位的套用毛主席評價魯迅的話形容奶奶言語犀利:“我奶的話象投槍,象匕首,直刺向敵人的心臟,讓敵人無地自容”。我說話習慣常常抓重點,犀利,不得不說是奶奶言傳身教耳睹目染潛移默化。何況時常蹦出“我奶說”,然后再怎么著怎么著。

老媽對奶奶頗有微詞,當然婆媳關系可以理解嘛,換了別人和她相處不可能比上我媽。奶奶評價人是美式雙標。我和我妹橫針不拿豎線啥也不會她不以為然,但是她看不上我媽媽的笨,一剜一撇,“左的都能倒上炕!”陪她打撲克,“記沒記牌啊,打的這是啥破牌?!”但是奶奶在大是大非前非常拎的清。年輕時有哪個漂亮阿姨和老爸走的近來我家串門勤,那奶奶是一定不給好臉的。在她心中,始終認可媽媽是她兒媳婦的最好人選。她跟我們說:“你媽不罵銀啊,不撒cun。” 撒cun大約說說臟話的意思。這倒極是,我媽媽性格溫和斯文。

再有一次兒時記憶深刻的事兒,就是她忽然有一天領著我去離家不遠的生產隊院里,一群奶奶圍一起捶胸頓足的大聲哭,把我都給嚇哭了。奶奶生性乖戾不太合群兒,那是記憶里唯一她參加眾人聚集。懂點事兒后知道原因是中國最偉大的人去世了。爺爺奶奶和千千萬萬窮苦中國人一樣出身貧雇農。我感覺爺奶巨寵我們仨,淘氣把房子掀翻都可能被原諒,但是在他們面前不許說領袖半個字不好。目不識丁不懂信仰,但是單純而赤誠。

奶奶一輩子愛整潔愛儀表,八九旬高齡時的她每次被我們領出門去都要左挑右選拿不定穿哪件衣裳。兩年多前還能自己拆洗被褥然后自己縫上。她有三個兒女,爸爸和大姑的挑剔講究像極了她。小時候被她牽著上垓逛,她頭發溜光,衣服板板的,腰板兒溜直,百貨店副食店里售貨員離老遠就招呼大娘。奶奶一路從容不迫的寒暄著,特神氣兒。那情景像極了一句歌詞:我的氣質你模仿不來!而我和妹,這一點都沒得她嫡傳。

勤勞能干最是奶奶貫穿一生的性格。她說年輕時給爺爺給嫁到大戶人家的大姐家做長工,寄人籬下。十幾歲就要給幾十口人做飯,撈飯夠不到鍋臺她得踩著板凳。而這一生里她的人生舞臺就是炕上與鍋臺。炕上有數不清的針線,鍋臺有做不完的飯。她脾氣兇,不知因為什么就發火,發火就把從我爺到我爸我姑我們仨全罵上。從小到大習慣了我倒從來不擔心,哈哈,無論奶奶怎么生氣也不會沒我們飯吃。就是上一秒吧還盤腿在炕上鼻涕一把淚一把數落我們老少對不起她,下一秒忽的一下跳到地上飯是飯菜是菜給我們做好了。用她惡狠狠的話是:快chua吧。吃完飯呢有可能拉倒了翻篇兒了也有可能還生氣還繼續罵我們。怒氣是她的性格做飯是她的職責,她都能堅守。

我這孫女當的唉,四十六七歲回去跟她住幾天還是吃奶奶下廚煮的面。第一次去龍江縣的婆婆家,婆婆夸我穿的好。左看右看說我棉褲上一塊補丁都沒有。我一頭霧水的,為什么棉褲上會有補丁?直到去大姑姐家看了姑姐的棉褲,真是發光發亮補丁成摞。瞬間想通,婆婆說的補丁不僅是因為簡樸,而是一條棉褲要穿不知多久,不會拆洗了重做。而我們幾個從小到大的冬天,會有薄厚不等數不清的棉襖棉褲。頭天奶奶還拿著布比量呢,或許第二天早晨就穿到了我身上。這完全是因為我有一個嘴一份手一份沙楞能干的奶奶。看抖音,很久就關注一個舒蘭姑娘每天分享的農家飯。有一天忍不住去留言:這種叫“粘耗子”的和我奶奶做的方法一樣。她的老家是舒蘭。每個人這一生相對于永恒來講都是轉瞬即逝,即便是九十多高齡的奶奶。嘴巴里猶記奶奶的經典小吃“粘耗子”的味道,而時光已經過去了好久。誰都怕老,年輕多好。年輕的我無憂無慮,年輕的爸媽事業進取,年輕的爺爺奶奶能種很多的地,養很多的雞哦兔哦,有力氣給我們準備最好吃的食物。

奶奶性格里還有果斷與決絕。有句話叫:情深不壽慧極必傷。我奶奶其實是個高冷的奶奶,雖然她笑起來很好看。寫了這么多字我也沒用到 慈祥。我想這也是她長壽的原因。她生氣了就破口大罵,一刻也不等。她想吃什么了就馬上去做,一刻也不等。前晚做夢,夢里是西林姑姑家的老樓一角兒,姑父搭個木架子,似乎是準備收拾房。我推門進去,一如即往慣性的先扯脖子喊:“奶啊!奶!”像年幼時青年時中年時每一個回家時候。然后夢里就繼續想著:奶奶確實不在了。叫也不會答應了。

奶奶這一生是圓滿的,她有三個兒女。我父親氣宇軒昂銳意進取有責任有擔當。兩個姑姑心靈手巧,遵從父兄,知禮孝順。年少無知時也羨慕過別人家擁有的貴與權。而人過中年后的我最安然的就是我的家,還有坦然于身上嫡寄著爺奶的基因。如果能選擇來生,我還是最喜歡我的爺爺奶奶。我奶奶有平常奶奶都有的好,也有平常奶奶沒有的好。單說做我們奶奶這一身份,她是最好最稱職的。若泉下有知。愿她到那邊不和我爺爺吵架,對爺爺好一點。

(用手指頭敲手機打字有點笨,就寫這么多吧)

2021.8.1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世界上最愛我的那個人去了 ...
    四月天_2cbc閱讀 1,033評論 0 0
  • 紀念奶奶 晴雪兒 2009-11-16 19:42 “芳芳,這么大了還要奶奶背啊”,祖孫倆的背影在黃昏的田間小路上...
    Angela晴雪兒閱讀 527評論 0 1
  • 奶奶活了96歲,她是被民國時期封建陋習迫害的最后一代女子,她裹著小腳,這種通過人工致畸限制女子活動能力的遭遇陪伴了...
    黃昏lhf閱讀 214評論 0 0
  • 你的日子我的日子,大家的日子都過的這么快,奶奶已經離開一個月了,我有時候覺得就像我在外面讀書、工作,只是一個...
    你_不知道的事閱讀 802評論 0 0
  • 今天是爺爺去世三周年祭日,憑良心講如若不是媽媽提醒,在都市快節奏的年輕人恐怕連自己的生日都快忘了,更何況是其他的日...
    非為呆坐閱讀 810評論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