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元元年到公元1000年的這1000年的時間里,人類因為飽受著疾病饑荒和戰爭的折磨,人口僅僅從2億增長到了3億左右。那時候人類人口的增長還在指數函數的左邊。
人們通過不斷的協作對抗自然環境,并且積累了文明,之后每次人口翻倍,幾乎都是之前的一半。在這個過程中,人類的物種并沒有明顯的進化。
目前的我們正處于指數型增長的尾端,并且不知道頂端到底會到多少。
中學的時候,群里工科的同學肯定學過,生物課里面的培養皿中的細菌量呈J形增長——當時還不叫做指數型增長,最后肯定會因為培養皿中的資源耗盡,就像燦爛的煙火,在頂端湮滅。
之前看到過的大過濾器理論,說人類還沒有發現其他的文明,就是因為發展到星際文明實在是太難了。之前的文明都在發展到這個程度之前就已經被自己作死了。
假設宇宙空間內產生生命的概率是相等的,我們已經通過了前幾層過濾器:過濾掉了那些不適合生物生長的星球,由小分子組成了蛋白質,蛋白質進化成了原核細胞,原核細胞又進化成了真核細胞,一點一點地進化出了我們擁有思考能力的人類。最后,人類通過發現自然界中能夠培育和馴服的植物和動物,延續和壯大自己。
但是將來到底會變成怎樣我們還不得而知,可能后面還有更大的過濾器等著我們通過。
這也許就是系統思考的意義所在吧——在危機到來之前能夠覺察到并想辦法解決他們——這是進化到我們這個階段之前的智能所辦不到的。
也許最終我們也通過不了下一個或者下下個大過濾器,但是利用系統思考提前考慮各種變數,能夠讓我們盡可能高概率的通過他們。
暢想遙遠的將來,地球上的平均教育、認知、心智水平得到了質的提升,人口維持在一個相對恒定的數量,不再因為資源的緊張而發生戰爭,或許這時才能發展出星系文明和星際文明吧。
當然,此時我們心中有多少個不可能就代表我們的大過濾器有多難度過。
而如果走過了這一步,此后的我們度過了太陽100億年生命瓶頸節點,又將面臨著星際文明的沖突,和宇宙10000億年的熱寂周期。
但愿人類的意識——即使不是以碳基的形式,能夠堅持到最后,等到宇宙重啟的那一天——如果她真的會重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