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95后,有志青年,20周歲即將大學畢業跳入社會分工的大洪流。
大前天一則《2015北京六環內房價均價464萬》驚掉了我的隱形眼鏡,畢業之際一口未濁鮮血噴覆在何去何從的糾結之上:帝都還是一線末的濟南,工作還是讀研,嫁人還是賺錢。北上,我還要漂嗎。
每個未被社會淘洗的天真浪漫的年輕人,都堅信著情懷比面包更飽人,都堅信著放蕩追逐夢想睥睨俗人,都堅信著總有一天我會立業成家周游世界。周游世界這件事已經躺膩了我的備忘錄、厭倦了我的云筆記。
腦子里,扎根北京與環游世界終于撞了,撞翻了一腦殼的數字。
464萬元,這是去在北京六環內賣一套商品新房需要的平均總價;984萬,這是2016年過去的10幾天簽約的五環內商品房住宅價格。2010年,北京六環內買一套商品新房需要的平均價格為271.3萬,隨后,受到樓市限購、限貸等調控政策影響,北京單套房總價在2011年與2012年變化幅度不大,分別為293.7萬、296.4萬,隨著2013年北京樓市重回上升通道,單套房總價也水漲船高,2013年與2014年分別達到349.3萬、397萬。北京樓市整體步入高端化,泛豪宅化,北漂群體被強勢泛富豪,當然絕大部分是被強勢遣鄉。
土地成本高企與商品房供需結構矛盾無疑是以帝都為代表的超一線城市房價奢侈的禍因。15年北京土地成交額突破2000億元,樓面價超過3萬元的地塊達到了26宗,其中地價超過房價已成為樓市“新常態” ,而2016年土地平均購置價格增幅將進一步擴大,全年增長10%左右。過去五年,北京純商品房住宅土地為1500萬平方米,其中需要配套公建及保障性住宅土地供應超過1000萬平方米,從而導致北京純商品房住宅供應與市場需求形成明顯反差,供需矛盾日漸突出令北京純商品住宅價格一路走高。
地王被地價挾持,我們被地王挾持,北京樓價已然泛豪宅化,勒馬的鞍繩并沒有架好。一眾如我只能說:媽,那房子我買不起!
那比帝都夢遠而又遠的環游世界呢?知乎一文:以100元環游世界有116個回答,窮游我們暫不評價,20萬以內乘游輪環游世界是完全可實現的。也有大神計算,踏足每一個國家且玩的算是逍遙自在,每過一處還帶點紀念品,人民幣不大幅貶值的話,200萬BMB足矣。
掐指一算,在北京六環內買房的均價等于環游世界兩圈半,還是輕奢款哦。
在一線城市房價增速火熱的時候,我們該被倒逼著思考新的生活方式與生活意義。稀缺性帶來的價格快速甚至是成倍上漲,總不可避免帶來泡沫,而巨大的泡沫對于以商品房為剛需的我們無疑是災難性的。價格在百萬級別增長也無疑有明顯的邊際效應,同量的錢本應被利用在帶來更大幸福感、更有意義與價值的地方,我相信5萬能改變一個人,而買房5萬加不了一平米。最后在中產階級人數增至2億人的現在,對生命意義的追尋、對自我的認知、對夢想的需求、對世界的丈量、對文化的親近都被提升到新的高度,而不是從房價而窺的物價飆升金融泡沫。
所以,有464萬,在濟南買套花園洋房、周游世界探尋一年、剩下的錢開個畫廊、資助一個遠方曾和你一樣迷茫的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