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高中開學,來自不同地方的同學,說著不一樣的方言,都在宿舍里收拾行李、整理床鋪等日常。
不一會兒,一輛豪華版寶馬在宿舍外的校道上,穩(wěn)穩(wěn)地停了下來,七大姨八大姑簇擁著一位“少爺”走進了宿舍,所有的小伙伴都驚呆了,望著這位“少爺”從頭到腳都是潮流時尚的名牌,不明覺厲。
小伙伴們簡單打了個招呼,寒暄幾句,又是各忙各的。
而這位“少爺”戴著掛式耳機,手里捧著手機,沉溺于游戲世界。
至于收拾行李、整理床鋪這樣的活兒,是他媽媽全程操作,一邊整理還一邊嘮叨,“兒啊,學校可不比家里,這硬邦邦的床,給你墊軟一些……”
那架勢仿佛兒子不是來上學,而是落難于此。
讓這些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小伙伴看在眼里,又是羨慕又是嫉妒。
接下來的讀書期間,這位“少爺”逃課睡覺、翻墻出去泡網(wǎng)吧、哪怕來上課也是伏臺睡覺。
每一周回一趟家,都是他媽媽親自開著寶馬來接,拖著一箱子的臟衣服回去洗。
而他每一周返校,身上穿著總會“煥然一新”,不是換了一件新衣服,就是換了一雙新鞋,并且會跟同學們炫耀說:“瞧,這雙鞋,限量版,也就幾千、幾萬……”
“瞧,這件衣服,明星同款,也就幾千、幾萬……”
“瞧,這條褲子,全球絕版,也就幾千、幾萬……”
后來,這位“少爺”由于嚴重違反紀律,僅僅一個學期,就被學校開除了……
這樣畫面是不是很熟悉?
每年一到開學,最為忙碌的,都是父母吧!
可憐天下父母心!
無獨有偶,在2007年央視播出的《恰同學少年》里,有這樣一段劇情:
貧寒學子劉俊卿入學湖南第一師范大學的當天,其老父給他挑著行李,來到校門口。
由于學校規(guī)定,送行的家長,只能送到校門口。
當老師將劉俊卿那位賣臭豆腐的老父親攔下,阻止家屬入內,劉俊卿的老父親生怕孩子受苦,說他挑不動這么重的行李。
老師詢問劉俊卿,“這位老人家是誰?”
劉俊卿的回答讓所有人震驚,又是讓人憤懣,“他……他是我雇的挑夫……”
與此做出鮮明對比的,是那位出身富裕之家的闊少爺王子鵬,當遭到老師阻攔家屬禁止入內,他毅然反對父母收拾那么多東西,自己抓起一些行李,踉蹌著步子,就進入校園,過程還摔了一跤,但是他咬著牙爬了起來。
最后,劉俊卿做了漢奸,王子鵬立志成為一名老師……
《恰同學少年》這部電視劇,一直推崇,無處不展示了教育真諦。
每次遇到來機構上課的父母帶著孩子,也能夠看出不一樣的行事風格。
在前臺登記信息時,有的家長會喊孩子自己填寫,而有的家長卻是讓孩子在一邊捧著手機,他勞駕給孩子填信息。
當遇到父母搶著為孩子填信息的時候,看不過眼,總會友善地提醒一句:“這么點小事兒,交給孩子填寫吧!”
千萬別小看這么一件小事,已然充分說明了問題。
若是事無巨細,父母皆是躬身親力親為,這樣將孩子襁褓在溫室中,未必是真正的疼愛孩子。
我們都知道,鷹是翱翔九天的,當雛鷹剛開始學飛翔的時候,從高處向下飛去,嘗試一次又一次,稚嫩的翅膀,總免不了摔下去,遭遇挫折。
而鷹媽媽卻是一遍遍告訴雛鷹,孩子啊,若是你想翱翔蒼穹,展翅高飛吧!不要害怕失敗,不要害怕挫折,拼盡全力,滑翔下去。
隨著一次次跌倒爬起來,一次次地嘗試,最后雛鷹掌握了飛翔的訣竅,迎著陽光,振翅翱翔,騰飛于蒼穹下。
鷹給我們的啟示,失敗并不可怕,在于能不能從失敗中不斷地嘗試,勇氣、毅力、堅持,必將能展翅翱翔。
可我們中國大多數(shù)的家長,活在焦慮中,將孩子視若掌上明珠,捧在手里怕摔,含在嘴里怕化了。
恨不得將孩子的一切都安排好。
悲哀的是,很多孩子活在父母的“安排中”,父母這樣一種“安排”,美其名曰:一切都是為了你好!
當然,并不是對孩子不管不顧,而是要學會放手。
作為父母,你可以呵護孩子一時,但不能呵護他一世,總有一天,你們將會老去,乃至于離開,孩子也必將長大。
也有這樣一類家長,完全放養(yǎng)式,夫妻倆全身心是絞盡腦汁賺錢,恨不得將全世界的錢都收進他們口袋里一樣,對孩子從未有關情感上的關愛,在他們眼里,只要有錢讓孩子花,那就是給了孩子最大的幸福。
網(wǎng)上報道這樣的案例也不少,一位四年級的孩子,月零花錢八萬,沉溺于網(wǎng)紅直播,瘋狂地給女主播砸錢,并聲稱他可以“包養(yǎng)”該女主播。
這樣的例子又是可笑又是可悲!
中國人有這樣一句古話:窮養(yǎng)兒富養(yǎng)女。
從來富貴多淑女,自古紈绔少偉男。
這樣一種以“錢”的名義施以所謂父母之愛,必然讓孩子從小內心愛的缺失,冰冷的銅臭,不及一句噓寒問暖的關愛,一個午后的陪伴、一次遠行旅游……
孩子的教育,既是需要物質條件做保障,更是需要花時間陪伴。
放養(yǎng)式地野蠻生長,在孩子心智思想尚未完全成熟下,外面世界的誘惑,容易引誘孩子誤入歧途。
同時,作為父母,放下焦慮,學會放手,孩子地成長,并不是靠父母一手包辦,而是在不同的境遇、不同的經(jīng)歷中,逐漸變得聰穎睿智、人情練達。
沒有誰天生就順風順水,也沒有誰能主宰他人的命運,即便父母也如此。
古人有這樣一句話:兒孫自有兒孫福。
大多數(shù)的中國父母,活得過于焦慮,兒女是風箏,父母仿佛只有緊緊地攥著軸線,才能心安。
殊不知,除了頭頂上這一片藍天,外面仍舊有更為開闊的天地。
不經(jīng)歷風雨,哪能見彩虹。
兒女幼時,焦慮著成長,焦慮最好的教育,焦慮最好的物質條件。
兒女長大成人,焦慮著婚姻,焦慮著房子車子,焦慮著一切。
父母這一輩子,仿佛注定就是兒女的奴隸,一生的拼搏奮斗,全是兒女的役使。
有人說,一個人的成功=20%智商+80%情商。
實際上,更覺得成功=15%智商+75%情商+5%財商+5%逆商。
智商、情商都很好理解。
財商,本意是“金融智商”,英文縮寫為FQ(Financial Quotient),財商指個人、集體認識、創(chuàng)造和管理財富的能力,包括觀念、知識、行為三個方面。
財商包括兩方面的能力:一是創(chuàng)造財富及認識財富倍增規(guī)律的能力(即價值觀);二是駕馭財富及應用財富的能力。
逆商(Adversity Quotient,簡稱AQ)全稱逆境商數(shù),一般被譯為挫折商或逆境商。它是指人們面對逆境時的反應方式,即面對挫折、擺脫困境和超越困難的能力。
先前,財商是與智商、情商并列的現(xiàn)代社會能力三大不可缺的素質。
除此之外,也有不少人開始逐漸認識到了逆商的重要,已然引起人們的高度重視。
一個人,千軍萬馬如入無人之境,的確是將帥之才。
但當遭遇失敗、挫折的不斷打擊,能否直面挫折,有足夠的勇氣絕地反擊,迎著困難直上,這樣一種韌勁更能讓一個人走得更遠,達到更高的高度。
如今諸多教育問題,父母的過度焦慮是其中一個不容忽視的重要原因,作為父母,放下焦慮,學會放手,讓孩子有更自主的發(fā)展空間,不是更好嗎?
? ? ? ? ↓關于孩子成長、學習可咨詢↓
聲明:本文由高中學習天地公眾號(ID:gzxxtd)原創(chuàng)。
尊重版權,如存在圖片等使用不當?shù)那闆r,請隨時與我聯(lián)系協(xi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