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天,被北京地鐵里的一件人際摩擦刷了屏:某男粗暴辱罵兩女子并且將他們推出地鐵。討論的人很多,某個反對網絡暴力的段子手親自下場演示什么叫網絡暴力,加之一波帶節(jié)奏的公眾號們,小伙兒被幾乎一邊倒的憤怒聲音淹沒了。
很明顯,在錄視頻之前,小伙兒和兩名女子是有過一段交涉,慢慢轉向爭吵的。如果我們再細心觀察,發(fā)現小伙兒每罵完一句都試圖低頭看手機,不再說話。言語中是兩個女子讓小伙兒掃碼,但小伙兒拒絕,但是其中一個女子在一旁話幾乎沒斷過,這種嘰嘰喳喳的行為一直在惹怒小伙兒,直到搶奪手機和推出門外。
微博評論區(qū)被鍵盤俠占領了,人肉出小伙兒,還要將他“千刀萬剮”;小伙兒被警方查獲,大家也把他祖宗十八代問候了個遍;各個營銷號聞聲而動,除了掀起地域之爭、性別歧視,還把水潑向了圍觀群眾……等等,跟這事兒有關系沒關系的都被罵了,那兩位讓人掃碼的姑娘難道就是小白兔,就這么放過了?我總感覺有哪里不對!
網友總是清醒的、正義的、熱情的,路人總是一張麻木不仁的臉,冷漠、不作為、視若無睹。你要說群眾慫吧,我還真信。不過小伙兒這小身板兒看起來也不像是徒手劈磚、褲襠藏雷之人。這么一個站在道德制高點維護弱勢群眾的好機會怎么能錯過?見義勇為群眾連地鐵抽煙的大媽都敢惹,還怕你一個17歲的半大孩子?我懷疑群眾心里想的是:這孩子雖然罵得難聽了些,不過這地鐵掃碼的也是真煩!
俗話說得好:“有乞討者的地方就有創(chuàng)業(yè)掃碼者。”
難道各位鍵盤俠都沒在地鐵上遇到過那種揪著人掃碼的創(chuàng)業(yè)婊嗎?這些人打著創(chuàng)業(yè)和夢想的幌子,滿懷激情和真誠。等你掃了碼,就會發(fā)現她每天就在朋友圈發(fā)自己買車了賺錢了,吃奶昔瘦了,今天發(fā)了多少貨,賺錢一打打的。“感謝自己曾經的選擇,如果當初我沒有掃這個碼就沒有今天的自己。”各種洗腦想拉你下水。
創(chuàng)業(yè)婊的上層讓她們通過讓陌生人掃碼來練膽,并且告訴這是她們在利用非工作時間達到兼職創(chuàng)業(yè)。用掃碼的模式,是一種強化自身的行動正確性的做法。讓她們自己覺得自己很辛苦,達到感動自己,從而能夠更正面的熱愛在朋友圈的賣保健品的事業(yè)。這不就是傳說中的騙子嗎?還是雞湯滿滿的騙子,創(chuàng)業(yè)婊不配辛苦這個詞。
另外,掰開了講,這錯也是兩個女子先犯的啊!
推人小伙兒微博
地鐵屬于公共交通設施,本來人就多,你這滿世界找人掃碼,已經影響了運營秩序。
根據《北京市軌道交通運營安全條例》第四十三條第十六項規(guī)定,運營單位有權制止,由市交通行政主管部門沒收派發(fā)的廣告等物品,處1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罰款;情節(jié)嚴重的,處1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罰款。我就想問問,那倆姑娘該怎么處理?
小伙子做錯了是肯定的,沒有什么好洗白的。只是大家比拼著誰能罵他罵出新花樣,沒什么意義。有營銷號痛斥全車廂的人冷血沒有正義感,仿佛自己在車廂上就會上去把這男子暴打一番。那還真是巧了,所有沒正義感的人都在這節(jié)車廂,所有有正義感的人都在鍵盤邊上。一邊倒地罵這男子和全車廂的乘客,卻不想想不合理的現象出現的原因。除了其他乘客是不想惹事以外,可能這男子做了他們想做又不敢做的事。他們可能也被這倆姑娘騷擾過,剛好有這么個傻冒出來當槍使,也就不想插手了。法制約束人內心的惡意,但是他直接把惡意釋放了出來。
小伙兒就是度沒把握好,罵人的時候,要是少了地域歧視和性別侮辱,然后別搶那女的手機。我覺得站他的人還是很多的,所以要想在大庭廣眾之下撕逼,技巧很重要。千萬別因為一時痛快,說一些攻擊范圍很大的話,這樣只能是殺敵一千,自損八萬。
另外,掃碼本來就是一個危險系數不小的動作,別被“自主創(chuàng)業(yè)”這四個字兒騙了才好。
最后,希望各位微商大號或者傳銷機構別老打著創(chuàng)業(yè)的名義收割人頭,本來創(chuàng)個業(yè)壓力就挺大,不是下半場了就是資本寒冬了,還有一些弄潮兒生生攪渾了這一池子凈水,別再往創(chuàng)業(yè)者腦袋上扣屎盆子了,求求你們,放過創(chuàng)業(yè)這個詞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