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開始看《中國人的人性》這本書,不是我買的,是先生部隊里發(fā)的。
我先生,很不喜歡看書,確切的說是耐不下性子看書。但是這個人的耐心和毅力是遠遠超過我的,比如他能站在那里海釣5個多小時,如果不是我N次催他回家,他能一直在那釣。他用的是路亞竿,就是把線拋出去,再立馬收回來。而且因為他剛接觸海釣,買的是自己手動收線的魚竿,還不是電動的。就是說這5個多小時,他站在那里,上魚餌,拋出去,手不停地收線,再拋出去,再收線……換我,半個小時不到就要喊:腿酸,腰酸,手酸了。
像這位一本書都看不下去的人,他家里的書卻賊多!我第一次去他家,看到這么多書,欣喜若狂,似發(fā)現了寶藏。我猜到他不可能自己去書店買書,就問他這些書哪兒來的。他說有的是部隊發(fā)的,有的是在部隊里玩游戲贏的。這答案太逗了。書拿回家不是收藏的,既然你不看,那就便宜我啦 ~
我還蠻想弄一次圖書漂流的,但是我更怕我的書出去,不被別人珍惜,甚至命運是被扔進垃圾桶……不打算在海口這樣的城市弄,可能年底去南京做一次放漂人。
史密斯的這本《中國人的人性》,還有個名字叫《支那人氣質》,我很討厭別人稱中國為支那,這個詞太具有貶義了。魯迅先生對這本書的評價很到位:“我至今還在希望有人譯出史密斯的《支那人氣質》來,把這本書當成一面鏡子,看了這些,而自省,分析,明白哪幾點說得對,變革,掙扎,自做功夫,卻不求別人的原諒和稱贊,來證明究竟怎樣的是中國人。”
翻開書,第一章就寫了外國人眼中的面子問題。書中原話:“‘和事佬’也要務必仔細考慮雙方‘面子’平衡問題”“命可以不要,‘面子’非保住不可”。中國也有古話:人要臉,樹要皮;人活在世,就為了個面子;還有大部分女性都知道的一點:男人在外,要給他面子……面子就是在如今的中國,也還是非常重要的。要面子,說明這個人還有羞恥心,說明他還在乎外界對他的評價。
第二章是講的節(jié)約持家,我覺得寫的挺好玩的。大家都知道中國的八大菜系:魯、川、蘇、粵、閩、浙、徽、湘。做菜的方法那就更多了:炒、爆、熘、炸、烹、煮、燉等。中國美食色香味俱全那是世界公認的,作者在書中就寫了,為什么中國人能把簡單的素材做那么多花色和口感。因為節(jié)約。“雖然在外國人看來,中國人的食物通常非常簡單粗劣,淡而無味,甚至難以下咽,但是不能否認,他們在烹調食物和招待方面不愧是藝術大師”“即使對中國烹飪最不關注的人也熟知中國人高超的烹調技術、簡單的原料、豐富的花色品種”
除此之外,還講了當時的國人,在烹調中餐時,很少有東西浪費,基本上是物盡其用。作者舉的例子是上頓吃完的剩菜,下頓接著吃,還有剩下的就倒給貓狗吃。如今,我們大部分家庭也是這樣的,就上午燒一頓,剩下的菜,晚上熱下接著吃。因為燒菜也是件很煩的事,也沒有那么多時間,上午忙飯菜,晚上也來忙飯菜的,除非量很少。不過現在人生活條件好了,養(yǎng)貓養(yǎng)狗的作用不是用來看家捉老鼠,而是當個寵物去疼愛,糧食自然也替換成貓糧狗糧。
關于物盡其用這點,我也有個例子,就是吃西瓜嘛,西瓜肉挖下來吃,又好吃又解渴。西瓜皮可以洗干凈,然后切成絲炒菜吃,味道清脆(不要問我怎么知道的,只能回答吃過)。西瓜籽,可以曬干后,加鹽翻炒,味道就像瓜子攤上面賣的西瓜籽。拖個小板凳,兜里揣把瓜子,是鄉(xiāng)下露天電影的絕佳標配。我所講的這些東西都是我很小很小時候的零碎記憶。
“樣樣東西都可以成為他們的盤中餐,沒有什么是他們不能吃的。”看到這句時,我腦中冒出來一句話:這不是講的廣東人嘛。網上有個梗,說廣東人啥都吃,還愛吃福建人。
“中國人經常在紙上題字贈送友朋,但往往以絲綢為底,松松地縫一起。他們用線縫而不用糨糊粘貼為的是受贈者日后一旦需要,可以把題字取下,綢料另派用場”這種說法倒是新奇,我從沒看過也沒聽過。
“一般家庭里光線昏暗,他們會在兩個房間的隔墻上開個小洞,擺上一盞小油燈,這樣兩個房間都照到了,而且還省了錢”這個方法是老祖宗傳下來的,還形成了成語:鑿壁借光。
我們每個人,只要上過學的,小時候都寫過關于節(jié)約的作文,90后都會寫節(jié)約用電呀、節(jié)約省水呀之類的。像作者舉的這些例子,我是頭一次見人家這樣總結羅列下來的。
這書寫的還挺有意思的,我會繼續(xù)看下去。我不喜歡在網站上看到別的國家報道我國的不好,我更不喜歡看到中國人說這個國家不好。所以我一開始拿到書的時候就納悶:我們中國人的人性,自己人都分析了幾千年了,寫了數不盡的著作。還用得著你一個外國人來說三道四的?還好我目前看到書中所寫言辭,不是很激烈難聽,只是以一個外鄉(xiāng)人以及第三方的角度來描述了當時中國人的一些問題或者說現象。就像“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你出生在這個國家, 從小接受這樣的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會自然而然把中國傳統思想當做一個標準,去判斷去衡量,而不疑有他。現在另一個國家的、長得不一樣的人跑過來告訴你,你們咋是這樣做的?每個人還覺得沒毛病,可我們是這樣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