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年8月20日
穿越路線:閆家坪-馬鞍山神廟-美利堅小鎮
總里程:16KM
題記:自從端午大五臺山自虐歸來,一直默默的處于修身養心狀態,野外活動一律暫停,兩個多月的活動,僅限于市里溜達,后海約個飯局,游泳館學游泳,或者家里懶散的葛優躺,結果越是兩點一線悠閑散漫的生活越覺得空洞蒼白,總覺得缺了點啥,特別對于我這個像患了多動癥的人來說,不去折騰,覺得有荒廢青春的嫌疑,另外一天不是盯著電腦屏幕就是盯著手機屏幕,視力下降,眼睛干澀也讓我有了深深的憂慮感,于是乎,趁著周末,果斷放棄在家葛優躺,選擇去山里撒野去。
此行徒步的海坨山,位于北京西北八達嶺外,地處北京延慶縣與河北赤城縣交界處,距北京130公里。通往海坨山的幾條戶外徒步線路,已早已成為北京周邊最經典的徒步線路。而此行,我們挑戰的是海坨山谷線:閆家坪-馬鞍山神廟-美利堅小鎮,全程包含砂石、泥土、巨石等多種混合路況,爬升海拔為555米,下降海拔為1372米,歷時8個半小時,幾乎算是所有海坨山線路中最虐的一條。
有時候,自虐也要勤快點,不然就沒機會了,這不,為了一天行程,凌晨5:30就要爬起床,天還蒙蒙亮,然后趕早班地鐵到達大部隊集合地點,感覺比上班還拼的節奏,哈哈~一行52人的大部隊到齊,浩浩蕩蕩的坐著大巴,在領隊的帶領下向著目的地前進,因為海坨峽谷距離比較遠,車程足足兩小時,早上9:30左右,到達山里,山里空氣格外好,而且因為海拔高,也很涼爽,呼吸著新鮮空氣,看著云霧繚繞的大山,還有恣意盛開的花海,瞬間心情舒暢。
是時候亮相我的大團隊了,當當當當~無論是新驢還是老驢,我們在一起快樂的玩耍。我們隊里最國寶的老驢,一位67歲的大叔(圖中左二),說實話,他絕對是我們隊里的雞血,第一次參加活動的新驢走不動開始動搖的時候,看著大叔穩健的步伐,馬上就有了動力,然后繼續跟著大部隊的腳步前進。有時候,與你同行的人很重要,這直接關系著自己是要選擇堅持還是要放棄。
森林穿越開始——出發!
此次爬升只有500多米,所以剛開始還是挺輕松,大家很快完成。
我們團隊還有一對來自德國的夫妻,不會說任何中文,居然能和我們一起快樂玩耍,我們的溝通基本上就是各種手勢比劃,居然神奇的溝通無障礙,哈哈~
越到山頂,霧氣越濃,云霧繚繞的森林,感覺像在云中穿越。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就會下降0.6度,終于知道了“高處不勝寒”的來源。所幸大家一直都在行走著,汗流浹背,身體溫度比較高,到達山頂沒覺得冷,反而覺得格外涼爽。
翻過了一個又一個山頭,走過森林,穿越草地,然后開始下坡路,這山頭到山腳落差1300多米,誰說的下山容易上山難,海坨山谷中的下坡路是各種路況,有泥土、碎石、砂石,還有溪流,整個路程最虐的就在下降路段,我們全部下山的時候,看著后面的路,雙腳都在打顫。因為下坡會把身體的重量全部集中在雙腿,而為了穩住不摔倒,膝蓋不僅要承擔來自身體的重量,還要承擔來自下坡的沖力,加上路是凹凸不平的,腳基本是一路斜著往下走,一不小心踩不穩就要崴腳,那酸爽,虐得夠夠的。
徒步的目的不僅僅只是到達目的地,更重要的是行走的過程,途中遇到的美好風景會讓一切辛苦都那么值得。徒步其實是用腳步在丈量生命的美好。
馬鞍山神廟,又叫古崖居,這是一處神奇的地方,據說是古代奚族為了躲避戰爭奴役,帶領族人隱居到此,他們把整座山體都鑿空,開辟成自己的住所,這是一棟在當時應該稱之為豪宅的居所,山體里面開鑿了三層,最低層是水源和堆放雜物的地方,中間一層分了很多房間,應該就是居住的房間,最頂層用于供養神靈菩薩。三層之間都是內部打通的,有鑿出的階梯聯通上下。古崖居的來歷至今仍是千古之謎,但它卻以雄奇精巧的工藝,注釋了古代建筑的神奇成就。而且關于它用處的種種猜想,使它顯得更加神秘。
連綿的群山,沉穩而安靜,在山里,安靜得聽得到自己的心跳,大自然如此神奇,它用自己的力量,撫平了一顆顆來自都市里煩躁的心。傾聽著周圍的流水聲、蟲鳴聲、還有自己的腳步聲,身體雖然疲憊,內心卻充盈著無限的喜悅與滿足。
結語:從一名初入戶外圈的菜驢到山尖兒上的舞者,其實就是毛毛蟲變蝴蝶的一個過程,過程可能很痛苦,但是只要你能持之以恒,我們最終可以展翅高飛,在山尖兒上起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