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讀初中了,課程一下子增加了好多,在一個不重視學習方法探索的學習環境里,壓縮學生的休息時間成了“提高”學生學習成績的唯一渠道,學習的效率往往卻因此變得越來越低。
每天晚上兒子上床睡覺的時間都要在十點以后,早晨必須在六點之前起床才能按時趕到學校上早操,否則一定會遲到的。前幾天因為熬夜,連續兩個早晨我都沒有在六點之前醒來,導致兒子連續遲到兩次。每一次發現遲到后,他總是非常不高興的抱怨我不按時喊他起床,讓我羞愧難當。
今天早晨五點半,忽然聽到客廳的鬧鐘響了起來,一會兒就聽到兒子臥室的開門聲——我也第一次被兒子“喊醒”。
原來昨天晚上睡覺前兒子把鬧鐘調到了五點半,給自己留出了半個小時的時間起床,只是為了不要再遲到——這讓我多少有些感動。
去學校途中兒子問我:今天會遲到么?
我說:不會。
我問他:知道今天為什么不會遲到嗎?
“為什么?”
“你叫醒了你自己......”
兒子似懂非懂,看看車窗外,說:有點困,我得再瞇一下......
我不在乎,繼續對他講:一個人如果不想遲到,最好的辦法就是像今天早晨一樣,自己叫醒自己,而不是把希望寄托在別人身上......
睡眠嚴重不足依然是當下很多中學生面臨的比較嚴峻的問題。
我在之前的文章中曾經提到自己當年讀初中時“起早貪黑”到學校學習的情景。
讀初中時我與弟弟、表弟三個人一起住在三姨家的新房子里。冬天早晨不想起床,為了保證按時起床,每一天我們都定好鬧鐘,開始定在四點,后來發現四點的確有些晚,因為我們一般都要磨蹭到四點半才開始起床,洗臉刷牙上廁所然后再跑步十多分鐘到學校,到學校時一般就已經五點多了,五點鐘教室里的人已經非常多了。后來我們把時間調到凌晨三點,我們甚至準備了兩個鬧鐘。為了能按時起床,表弟床頭放了一個錄音機(放磁帶的那種、現在已經消失了),專門買來了當年最流行的“的士高”舞曲——很震撼的節奏。鬧鈴一響就摁下音樂按鍵,只為讓那“強勁有力”的音樂節奏刺激三位從夢境中剛剛醒來的可愛的少年。
其實即便凌晨3點起床我們依然不是到學校最早的,班級里還有一位更刻苦的同窗,每天我們到學校的時候他已經“秉燭晨誦”多時了。唯一一次我們到學校時發現兩排教室一片漆黑,不禁竊喜——今天我們終于比他早了!三兄弟急忙向學校大門跑去,準備爬門,黑暗中忽然看見大門上掛著一人——正是那仁兄!他見我們到來,在黑暗中長嘆一口氣道:唉!終于等到你們弟兄仨啦!我被掛在門上快半小時了!快快救我下來!
學校大門那個時候是不開門的,提前到學校的同學都是要爬過大門進入校園。鐵大門,有兩米多高,為了防止有人翻越大門,門上方專門設計成“紅纓槍”的槍頭狀。那仁兄正被那“紅纓槍”掛住了腰帶!整個人就那樣懸掛在冬季凌晨最寒冷、最黑暗、最冰冷的大門上近半個小時!據他講,是他在翻越大門準備下跳的瞬間背部的腰帶不慎正巧被掛住了,讓他無法轉身,無法脫身了。
三人大笑,此兄哀求道:幫幫我啊,兄弟們!
我對那仁兄道:豬,把腰帶松一下不就下來了?
那人拍了拍腦袋,恍然大悟:我忘了!只想著等你們來救我了......
那人學習非常好,但是遺憾的是最終也沒有考取高中或中專,因為他在中考前的一段時間里腦子突然出現了問題——精神失常了!畢業多年至今沒有治療好。他患病后很多人都說他是典型的當代范進!因為他學習特別好,所有的人都認為他是學習學傻的......
前不久,愛福生國際學校孟國泰校長來訪,邀請我參加9月20日在淄博組織的“920教育峰會”,據他介紹“920”除了是因為在每年的9月20日舉行以外還有一個含義就是要保證學生每天至少有9個小時的睡眠。
一所學校、一個社會如果能保證處于生長發育關鍵時期的中學生有充足的睡眠,這所學校、這個社會一定充滿對學生的無限關愛與尊重。但是遺憾的是當下的很多學校、特別是寄宿制的學校,學生在校時間原本就長,但是為了便于管理、為了提高“教學質量”于是學校就“拼命”的延長學生在教室里學習的時間——從而達到提高成績的目的。
有人說,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
這話有道理。
一個不會、不懂創新的民族很難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遺憾的是當下的中國,我們卻失去了“創新”的精神。科技改變生活,創新改變世界,今天與生活息息相關的科學技術、創新產品大多都是西方國家的產物,從通訊技術到交通工具,從互聯網技術到工業、醫學、農業及其他領域,我們甚至連電視臺的選秀節目都不能自己去創新設計也要學習美國或歐洲國家的。這的確是我們這個民族讓人倍感憂慮的地方。
我們的學校通過延長學生的在校時間來提高學習成績,其實與教育者墨守陳規、不會創新有很大關系。作為老師,我們小的時候進入學校上學時,自己的父母對我們講的第一句話或許就是“在學校里要聽老師的話,做個好學生......”當我們踏上工作崗位時,又要聽從父母與朋友的忠告:要聽領導的安排,做個好老師。我們從小到大接受的教育就是“服從”“順從”、聽從別人的安排、跟著別人學——從來不會去想如何做真正的自己,于是在成長的過程中很多人慢慢就失去了獨立思考與創新的能力。
當下的很多學校,大多數老師依然只會聽命于領導的安排,很少有人主動的去思考、探索學習與教學的新方法,我們依然習慣用自己上學時老師教我們的方式再教今天我們自己的學生......在一個不能創造出更好的教學、學習方法的學校里,擠時間、壓縮休息的時間必然成了“提高學生成績”笨辦法。
時間越長,學習的效率往往變得越來越低下。
探索新的、科學的學習方法、工作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提高教師的工作效率應該成為當下每一位教育者最先思考、面對的問題。
不動腦筋的蠻干、讓學生晚睡早起、用“題海戰術”的方式進行教學的做法是非常愚蠢的,對學生來講也是極不道德的。我們可以披星戴月、不辭勞苦的做任勞任怨的教育“老黃牛”,可是我們實在不能把一個個原本充滿活力與激情的學生折磨成一個個“老態龍鐘”的兒童。
“解放兒童,解放教師”不是一句空話,教育者如果沒有創新意識,你就永遠不能稱為真正的教育者——一個沒有創新意識的教師,怎么可以培養出有創新意識的學生?一個民族如果大多數人都沒有創新的能力,我們怎么能立足瞬息萬變的世界?
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灑向校園時,很多學校的晨讀課已經結束了,一群群依然睡眼朦朧的學生跑出來教室——走向食堂......我在想,如果不是在黎明前的黑暗里揉搓著朦朧睡眼起床,學生可以在起床后盡情享受清晨的第一縷陽光,我們的教育或許才會充滿希望。
即便如此,我依然希望清晨的第一縷陽光可以晚一點灑向這個美麗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