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幾天一直在思考這個月21號該寫點什么呢?要不要明確一下自己接下來的寫作方向?或者思考寫作這條路接下來該怎么走?在班級群里看到了這個月的寫作標題“我的寫作定位”正好和自己思考的問題不謀而合。做為寫作小白來說,從最初的只想表達自己的觀念、自己的感想、抒發自己的情感,我想之前的幾次作業足以跟“以自我為中心”的這種表達方式說聲告別了,那接下來我該朝那個方向走呢?
查了查關于寫作方向的資料,題材可真不少,上天下海、方方面面。有關于婚姻育兒、職場、垂直領域專工、散文、短篇、長篇、故事、干貨、雞湯文、影評,游記,書評等等等等。
那我到底該選擇什么方向走呢?我想這個問題只能問我自己了,別人幫不了我。
隨著這兩年知識變現的藍海時代,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了寫作,寫作的目的也是五花八門,有為了點擊率的、點贊數的、標題黨的、還有很多把賺錢和寫作混為一團,以寫作的名義教大家賺錢的。當然任何寫作的目的我們都可以接受,如果寫作就為了點擊率,點贊數,為了賺錢那就可以向廣告文案方向發展。如果寫作不是為了討好讀者,而是挖掘自己的內心,作為一個想要有深度的人,那就要認真對待了。
很多寫作大伽成長的經歷也分幾個階段:
第一階段;無法定位自己想寫什么,只是想要表達
第二階段;寫作挖掘的是人性,碼字挖掘的是技能
第三階段;傳遞價值
對于我來說,寫作到底意味著什么?我寫作的初心是什么?
寫作是思維的檢視
很多的時候,我們的大腦中充斥很多的想法,有驕傲、鄙視、偏見、矛盾、盲點。人的天性都是自戀的,試問我們真的認真對它們思考過嗎?哪怕有,也應該不夠深刻。而當我們要將這些想法訴之筆端,變成一篇篇完整的文字時,我們不得不嚴肅和審慎起來。邏輯上的矛盾、事實上的偏差、理念上的狹隘到哪怕一個錯別字都可能格外的刺眼。因此對于寫作者來說,寫作正是檢視自己思維的良機。一個優秀的思考者,不一定就是寫作家,但優秀的寫作者一定是優秀的思考者。
寫作也是一種自我探索的過程
寫作像一種魔法,每時每刻,它都在上演已知和未知的奇遇。寫作必須依憑于我們頭腦中已知的東西,但同時,寫作中,新的從未出現過的想法又會突然涌現,為我們帶來驚喜。而這些新的想法也并非憑空冒出,這些都是扎根于我們已有的經驗中,或者潛意識中,是在思考的同時對這些經驗的重新發現。通過寫作,通過寫作中的自省,通過寫作中的奇妙探索和相遇,各種想法的碰撞,那個原本模糊班駁的自己逐漸清晰。
很顯然我正處在寫作的第一階段,于我而言這個階段的寫作最重要的定位就是提升自己的深度思考能力,擴寬自己的知識體系,以及自我認知、探索升級的過程。我會選擇從影評、游記、書評這個領域開始入手,以持續寫作輸出;修正錯誤,彌補缺陷;不斷的總結方法和規律;最終形成一定的寫作特色為實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