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和大眾,是中國人非常熟悉的兩個品牌。同時,也是技術和營銷雙在線的行內頂級運營平臺。
本人對營銷非常感興趣。hhh,對成功的營銷案例進行簡單的分析。有不同觀點,不用攻擊我。
?2019年上半年,大眾汽車在國內銷量是第一名,2019上半年在華銷量近192萬輛,力壓通用。(資訊源自蓋世汽車訊 根據各車企官方發布的數據)。好的銷量在于技術和營銷,以及一些歷史的原因。本文不對大眾的雙離合變速箱和ea888這種優秀的發動機進行技術的分析。而是從歷史和關鍵時間節點的角度,分析大眾的營銷戰略。
? ? 以下內容,轉載自(http://www.xcar.com.cn/bbs/viewthread.php?tid=27142562)
上汽大眾上汽大眾故事的開端可追溯到上世紀70年代,當時的歐美、日本汽車市場已經進入快速發展甚至接近飽和階段,而國內的轎車對普通老百姓來說卻仍然遙不可及。在那個年代,人們看到路邊停著的轎車,總就會忍不住湊上去打量一番,有的還會像逮著明星般,和轎車來張合影。
1978年底,十一屆三中全會拉開了改革開放的序幕。同年11月,時任中共中央委員會副主席的鄧小平,同意以中外合資企業的形式,在上海實施汽車項目,自此以后轎車中外合資經營洽談的序幕正式拉開。
1978年,時任第一機械工業部部長周子健前往德國狼堡進行談判,在合作初步達成共識后,雙方的合作和談判可謂一波三折。
1980年,第二次石油危機爆發,大眾以財務狀況不景氣為由要求退出項目,并且中止談判,最終聽從上海方將雙方項目縮小,產量從15萬輛減少到2萬輛的建議,大眾同意回到談判桌上。
1982年,上海汽車廠派出首批8人的小組赴西德大眾學習。
1983年,第一輛以CKD形式直接進口的整車零部件到國內組裝生產的桑塔納轎車正式下線。
1984年,上汽大眾汽車合營合同在人民大會堂簽署。
1985年,上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正式成立,開創了中國轎車合資合作的先河。據被譽為桑塔納之父的蔣濤回憶,在6年過程中,光談判就進行了60多次,其中和大眾汽車就談了29次。
1991年,桑塔納一年的銷量就達到了33857輛。
1992年1月28日,上汽大眾第10萬輛桑塔納轎車下線。
1991年春天,鄧小平來到上汽大眾,看著一輛輛簇新閃亮的桑塔納從電腦控制的生產線上開下來,他無限感慨地說:如果不是改革開放,我們生產汽車還會用錘子敲敲打打,現在大不相同了,這是質的變化!
由此,不難看出,上汽大眾是中國合資品牌的真正起點。甚至有些朋友會覺得大眾就是中國國產的車企。hhh,的確,大眾對中國人的愛國營銷非常成功。
隨著時間流逝,我們focus on 2013年釣魚島爭端,當年,甚至有打砸日本車,導致車主死亡的極端事件。而大眾在這個時間點打了一手很好的愛國營銷:
4S店掛的橫幅,比如下面這幅經典畫面
看效果:?眾2013年在中國市場(包括?港)銷量為327.1萬輛,2012年則為281.5萬輛,同?增?16.2%。該數字超過了通?汽?的316萬輛銷量,?從2004年?眾拱?讓出在華銷量最?
外資?企頭銜之后,2013年?次收復桂冠。(資訊源自蓋世汽車訊 根據各車企官方發布的數據)
日系車出事,所有的品牌都在打愛國牌,為什么大眾效果顯著?
個人觀點:和歷史分不開。在中國,大眾是中國合資品牌的真正起點,在中國人的心里他地位是十分特殊的。
那么,大眾用愛國牌收復銷量桂冠,而華為呢?
用愛國牌渡過難關!
時間會到2014年底,高通驍龍810:高通盛世下的失敗之作。?810 是一個分水嶺。三星憑 7420 成為硬件之王;頂著火龍強上 810 的 HTC、索尼、摩托徹底淪為 Others;國內華為憑年底的950終于趕上第一梯隊;小米5被810推遲發布了接近1年, 銷量被華為超越;
但是,隨之而來的是高通的全力反撲,驍龍820 在2016年強勢來襲。(小聲bb:其實火龍820也是個坑),但是當年的kol們口徑全都一致,神u。
而2016年,蘋果的主力機是iPhone 6s(一代神機,我朋友2020年還當主力機使用)。三星s7e有曲面屏,噱頭十足。
反觀華為mate8和p9,是當時的主力機。mate9是年底上市,沒有和s7e,iPhone 6s正面競爭。這兩款產品對競品沒有特別明顯的優勢,但是兩款手機的銷量都不錯。華為數據顯示,P9是華為歷史上首款銷量超過一千萬臺的高端智能手機,而在2017年4月份舉辦的華為分析師大會上,華為宣布P9的銷量達到了1200萬部,成為了華為2017前歷史上旗艦銷售之最。
我不分析技術(麒麟950和曉龍820還有a9),也不想撕ios安卓這種無意義的話題。
關注2016發生了2件事。
1. 16年南海對峙,美國向南海派遣了兩艘航母攜帶著南海仲裁案,來勢洶洶。
具體可看(https://www.douban.com/note/716164511/)
當時,國內對美國的態度非常差,從2020年往回看,特朗普還是商人本性,真讓Obama的tpp實現,美國對亞太地區的掌控會更加好。中國的生活空間會更小。(個人觀點)
所以,這時候,華為的愛國營銷開始起作用了。不說別的,在我自己家,母親2016年換手機的時候就指明要換華為。其實,中國真正有購買力的,還是我父母這一輩人。愛國營銷影響了他們的選擇。有很多人在那時候成為了花粉。
2. 年底,note7爆炸。三星對國內態度冷淡,可以說是三星的高傲,拱手讓出了國內高端機的市場。不過,當年的三星的確有底氣,那年憑借內存漲價,一躍成為世界第一的硅產業公司,超越了intel。但是,s8,s9,s10 這些產品的叫好不賣座,可曾讓三星后悔當年太輕易的把市場讓給華為和蘋果。
2016的華為是成功的,愛國營銷吸引了 主要的購買力。這年之后,華為在貿易戰上都不主動用愛國營銷。多了相機和5g這種真的技術,走技術營銷可比愛國營銷高明太多了。
最后,關于愛國營銷,我保持中立的態度。合適的時機,合適品牌,走愛國營銷沒有任何問題。對銷量和品牌形象的樹立有正面的幫助。但是,不是所有的愛國營銷都是能有奇效的。當年,所有的車廠都打愛國牌,2017的小米的新國貨,成果都是一般般。愛國營銷的重點是營銷,那是技術,歷史,還有那剛剛好的機遇累加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