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今天中午,我吃的是燴餅,雖說一碗5塊錢,卻是很大的一碗,從始至終沒覺得自己能吃完,而且最終真的沒吃完。
? ? ? ? 燴餅中摻著條狀火腿腸,給無味的面制品增添了一絲難得的咸味,就如同給醫院里的病房安裝了一臺電視機一樣。
? ? ? ? 燴餅算不上是特別好吃的食物,至少今天我吃的燴餅絕非多數人午飯的首選。既然這樣,為什么中午我偏偏要吃燴餅呢?
? ? ? ? 首先,我覺得至少我還具備將它正常吃下的能力,不至于說吃了幾口或更多就會把它自然而然地吐出來。其次,我一進食堂就溜到了離門口比較近的燴餅窗口,再加上此時我的饑餓感戰勝了口味感,因此我就秒變食物控,管它好吃不好吃呢!
? ? ? ? “人之將死,其鳴也哀。”或許沒人喜歡這句話,但這句話卻說得很真實,把人們面對死亡時的態度和情感表現得淋漓盡致。
? ? ? ? 是啊,正是出于對生命延續的渴望,他們才會在面對死亡之時沖破一切枷鎖!說出最悲憫動人的真心話!用生命的結束去綻放一朵美艷無比的心靈之花!
? ? ? ? 假如有這樣一位乞討者,他處在一個荒無人煙的地方,兩天沒有吃到任何食物,喝不到一丁點的水,露宿荒野、饑寒交迫,為了活命不停地去掙扎、去探索,然而天不遂其心愿,一切努力換來的仍是食不果腹。就在他獨自惆悵之時,他的面前突然出現半碗不摻著火腿的燴餅、半瓶摻著少許硬沙子的礦泉水,我們猜這時他會怎么做?
? ? ? ? 如果他還有一絲理智,我猜他一定是毫不猶豫地吃下那無味甚至是他難以下咽的燴餅、毫不緊張地喝下那摻著沙子的礦泉水。因為他經歷過直面死亡的恐懼!因為他擁有最本能的對“活著”的強烈渴望!
? ? ? ? 這種渴望使我的內心產生強烈的共鳴,并讓我聯想到了今天所學的語文知識。清朝文人鄭燮給他的四弟鄭墨寫過一封書信,大概內容是贊揚辛苦耕作的農民、貶低一心只讀圣賢書的士人,因為農民養活了全天下的人,而讀書人則是被物欲沖昏了頭腦、一心只為自己謀求利益,于人民之幫助十分地少,不及農、工、商三個階級。
? ? ? ? 仔細想想,我覺得鄭燮所說的雖略顯偏激,卻句句屬實。如果天下失去了讀書人,最多是國家落后、天下大亂,但如果天下失去了農民,那么我們所有人靠什么得以溫飽而后生存?一切的讀書還有什么意義?
? ? ? ? 我說的有些遠了,本不該扯上這些有“天下”等字眼的大問題的,奈何我竟是這般地喜歡裝作明白人呢?
? ? ? ? 說到底,我確實沒能成功地吃完我點的燴餅,對此我感到十分羞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