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來伴兒看著挺好卻不適合我
講述者風輕云淡記者劉冰
59歲,人生馬上邁入花甲,兒女們好心為她張羅老伴兒。不料,操之過急婚后問題頻出,她帶著揮散不去的陰影重回單身,不禁感慨,老來伴兒想著挺美好,卻不一定適合每個人。
從去年5月份到今年6月份,我過得非常糟心,就是現在偶爾我想到過去一年經歷的是是非非,都有種做惡夢的感覺。誰想老了老了,都六十花甲了,還會給自己弄了這么大一坑??晌矣植荒馨l作,因為一切都源于兒女們的好意。個人經驗,找老伴兒有依靠固然會開啟新的生活,只是你得認真考慮,究竟適不適合你自己?
我有一個兒子和一個女兒,我這倆孩子是我這輩子最大的驕傲和慰藉。10年前,我老伴兒得病去世了,起初兒女們怕我一個人不適應,就一家住半年。我這倆孩子非常孝順,每年都帶我出去旅游散心。2007年9月,我孫子降生了,我就在我兒子家幫著照顧孩子,有了孫子我又有了盼頭,每天忙忙乎乎的日子過得倒也滿足充實。
我一直把孫子照顧到4歲可以上幼兒園,2011年秋天,我外孫女又降生了,我又去我女兒家幫著照顧孩子,一晃就到了2015年,我外孫女4歲了也上了幼兒園。我這一閑下來還挺不適應的,大人上班,孩子上學,剩下我一個人在空蕩蕩的房子里,就感覺很孤獨。
2015年我59歲,即將邁入花甲之年,似乎60歲在每個人心中都有特殊的意義,既有邁向生命尾聲的意識,又有重新考慮該如何活的覺醒。這其中滋味,真是又悵然若失又振奮鼓舞。
我時常覺得,我們一生所做過的事情,都會記在一個記賬薄上,等到我們生命到了盡頭,它就會向我們顯現。那時我們的靈魂會拷問我們,這輩子你活得是否對得起自己的良心?
我女兒和我兒子都是做技術的,工作特別忙,他們倆一直擔心不在我身邊,我一個人沒意思,一直想要給我找老伴兒。我對于找老伴兒這件事,并沒有多大的心思。這些年已經習慣一個人了,再說我忙乎孫子外孫女每天也挺高興的。他們跟我提過兩次,我都沒搭茬兒。
2015年2月,我女兒又提出來要給我介紹老伴兒,我說再說吧,我以為我能搪塞過去,可晚上的時候,我女兒拉著我給我做思想工作。她說她希望我能生活得更加快樂,我說我現在看著他們好好的,就挺快樂的。她說我應該有自己的生活,特別是感情生活,而且老人之間更有共同語言。最后我女兒說服了我,我同意和對方見面。
他比我大三歲,妻子是三年前去世的,有一個女兒,也挺孝順的。退休之前,他是在事業單位做人事工作的,素質挺好的,接人待物讓人很舒服。我有兩個好朋友也見過他,對他贊賞有加。也都勸我,碰到素質這么好,年歲又這么合適的不容易。畢竟一般六十出頭的老頭兒條件好的,都愿意找四五十的女人能更好的照顧自己。朋友和孩子們都催我趕緊登記結婚得了。
之前我沒想過認識三個月就在一起,至少也得接觸個一年半載的啊,是他的一番話打動了我。那天,他語重心長地跟我說,活過了60歲才知道人生該怎么活,他說他會好好對我,有個人陪伴著走完人生最后一段旅程,總好過一個人。那一刻,我感受到了他的真誠。
2015年5月份,我們倆登記結婚了,我搬到了他家去住。我以為人生從此會開啟新的篇章,因為一切看起來是那么的對路,那么的理所當然??晌覀儌z真生活在一起了,問題就顯現出來了。
首先,他打呼嚕,我一宿一宿睡不著覺,我睡不好,第二天血壓也高,脾氣也不好,實在沒辦法了我只能到客房去睡。他沒明說,但我知道他心里并不高興。還有就是他蹲廁所的時間太長,早上我想用廁所的時候,一準兒他肯定占著。急得我為了不被他占著側所,我都得比他早起。還有就是我們倆的飲食習慣不一樣,我口味一直很清淡,他卻喜好大魚大肉的,每次我將就他吃飯,回頭因為肚子里沒有油水,都會腹瀉??傊覀儌z之間沒有大問題,全是這種生活習慣不對付。
我跟我女兒說我們倆的矛盾,她總會勸我,我們倆磨合一段時間就好了,可都一年了,我還是沒有適應,還會因為這些小事生氣,漸漸的,當初對他積攢的那些好感也被一些無謂的小事而消耗掉了。而我個性上的一些缺點在這段關系里不停地被暴露,最后我們分開了,其實更多的是因為我討厭這樣不好的自己。
你也許會說,我都是老太太了怎么事兒還這么多?可我真是一個人慣了,除了我的兒女和孫子外孫女,我不想再遷就任何人了。我想我更適合一個人生活。所以,我在這里勸跟我情況類似的老姐妹們,當有機會開始新的一段旅程時,不管旅程注定會有怎樣的美景,你一定要弄明白這是不是你自己想要的?若是,就攜手同游,若不是,就繞道遠離。
心靈面對面
創造1+1〉2的共贏的結果
長春大愛心理咨詢中心主任咨詢師尹航
記者:老年人的婚戀有一個誤區,就是找個伴兒過日子總比一個人強,為了能找到這么一個能做伴兒的人,好多問題可以忽略,這樣不免為未來的生活埋下了隱患。那么老年人在擇偶時,應該注重哪幾方面?
尹航:最重要的是問問自己你是不是真的愛他,平常溝通時彼此是不是有共鳴,自己是否有足夠的包容度去包容對方的缺點。財產問題要處理妥當,以免留下后患。要先將自己生病和養老的問題安排好,不要增加對方子女們的負擔。如可以事先約定,如出現重大疾病生活無法自理的情況下,自己的子女會來照顧或是安排保姆來照顧。一旦選擇了要盡量去適應彼此,多看對方的長處和優點,選擇兩個人都共贏的方式,就像案例中做菜可以做一葷一素兩種,可以滿足彼此的需求,創造1+1〉2的共贏的結果。如果彼此實在不能適應,也要認識到所有的經歷和發生都是最好的禮物,每個發生都為我們以后想創造的生活方式打下基礎,知道這樣的伴侶不是自己想要的,也是一種收獲。
記者:可以說中國大多數的父母,一輩子就為了兒女活,上了年紀更容易被兒女們影響。那么,老人在再婚這件事情上,自身應該堅持哪些方面,才不會受到外界的影響做出不適合自己的選擇?
尹航:忠實于自己的心太重要了,知道自己要去向哪里,又不被沿途的風景所誘惑,對一個人的定力確實是很大的考驗。如果跟這個人在一起確實能開心快樂喜悅,那就去跟隨自己地心。處理好和子女的關系,要開誠布公地和子女交流想法,很多老人因為害怕子女反對就偷偷地交往,子女們無法了解真實的情況,容易引發擔心和反對。所以,當老人想要明確關系的時候,要主動召開家庭會議,向子女們一五一十地講清楚,并且需要詳細詢問子女的意見,了解子女擔心的是什么。主動提出婚前財產公證,消除子女們的擔心。堅定地知道自己想要的生活,就會作出符合最佳利益的選擇。
記者:兒女們孝順,希望父母能夠安享晚年,特別是享受豐富的精神生活,這本來是好事。但風輕云淡的例子卻告訴我們,真正尊重父母內心的想法才最重要。那么兒女們要想與父母能有深層次有效的溝通,應該從哪幾個方面入手?
尹航:一切的核心都要從父母的需要出發,以父母的最佳利益為大,而不是以子女的意志為轉移。許多兒女打著我是為你好的名義,竭力勸說父母選擇自己認為好的結婚對象或不準父母再婚,實際上是把自己的利益加在了父母之上,綁架父母的幸福,做到共情,理解父母的難處,有的父母不好意思,孩子也要學會去聽弦外之音。
女兒恐婚我該怎么辦
講述者明月記者劉冰
女兒恐婚,眼看著婚期將近,她卻在那兒鬧分手。在這個節骨眼兒上,事關重大,當媽的不敢勸和也不敢勸分,只能干著急。
我女兒從小到大在學習和工作這兩方面沒讓我操過心,可誰知到了婚戀的年齡了,她卻變著法兒的折磨我。大學沒談戀愛,上班兒了還不談戀愛,長得有模有樣,完全有資本讓人一見傾心,可她就是沒有男朋友。一問她,她就說沒有人喜歡她。我起初以為是我女兒性格內向,才吃了虧。后來聽她好朋友說,追她的人一直就挺多的,只是我女兒都不理他們。說實話,有一陣兒我真懷疑我女兒是不是性取向上有問題。仔細長談之后,我松了一口氣,至少性取向沒問題,開竅晚點兒就晚點兒吧。
2014年4月份,我著急托朋友給我女兒介紹了一個男朋友。那孩子我挺滿意的,性格溫和,工作穩定發展前景很好,父母也都知書達理的。倆人交往的還算順利,感情雖然沒多火熱但也在一點一點積累。每次我提到結婚的事兒,我女兒總說八字還沒一撇呢。我就干著急地等著啊,一句話也不敢多說,生怕我女兒撂挑子不處了。
今年年初,男孩兒提出來想要10月份結婚,我女兒好不容易點頭了,樂得我啊馬上跟對方家長開始給倆孩子張羅。男方買房子,我們出裝修的錢和家具家電的錢。我敢說我和我未來的親家有可能是最和諧的親家了,兩家目標一致,就是想這兩個孩子能順利結婚,開始新生活。
剛開始,我女兒看我們張羅她也沒什么異議,全聽我們的,我以為這回她是下定決心了唄。誰知前幾天,她忽然說不想結婚了,還讓我們退了酒席,他們倆也是一架接著一架的吵。仔細一問,好像都是我閨女起幺蛾子。
前兩天,我真是受不了她了,跟她生氣了,問她到底想怎么樣?為什么這么害怕結婚?我女兒也被我逼哭了,她哭著告訴我,不想結婚是害怕也會像我和她爸一樣整天吵架互相傷害。我和她爸年輕的時候沒少折騰,我們倆至今沒有離婚,朋友們都覺得是個奇跡。真沒想到,我們對女兒的影響這樣大,我現在追悔莫及,當務之急只能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疏導她打開她的心結了。
原來那句話千真萬確,孩子的所有問題,都是父母的問題。
心靈面對面
孩子會效仿和學習父母的生活方式
長春大愛心理咨詢中心主任咨詢師尹航
記者: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那么父母在與孩子日常相處的過程中,應該注意哪些方面,才能避免因自身的問題帶給孩子不良的影響?明月的女兒眼下應該做出哪些方面的調整?
尹航:每個孩子都會有動力去效仿和學習父母的生活方式,對父母表達忠誠,和父母保持一致,即使父母錯了,潛意識里也會效仿這些行為。父母就是榜樣,所以想要孩子的親密關系好,父母就要首先做到,讓孩子從父母身上學會如何處理與異性的沖突和親密關系的能力。明月要認清父母的生活方式是父母的,她可以獨立選擇自己的人生,通過心理咨詢學會如何與異性打交道,如何與情緒共舞,并弄清自己真正的恐懼是什么,是怕承擔責任還是怕生活方式的改變等。
長春晚報《講述》欄目心理專欄作者:大愛心理咨詢中心主任咨詢師尹航
微信:13134475717(每一篇文章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樣,我都喜歡,也希望你喜歡。)
你一份支持,我動力十足,感謝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