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前,我出生在一個很普通的農民家庭,多年前,父輩告訴我,要好好讀書,跳出農民的圈子。后來,父母外出謀生,留下我與爺爺奶奶一起生活。我從小就乖巧聽話,不惹禍,不犯事。只因不想給年邁的爺爺奶奶惹麻煩。我混混沌沌過了十幾年,這么多年我沒有努力學習,但成績還是讓部分人羨慕。高考的時候,我自認為考的不會差,后來得老天眷顧,確實考得不是很差,卻最終來到一所二流學校,且在外省。由于我交的一些朋友成績大多不如我,我的成績也得到他們的羨慕,我也因為這心理,并未覺得辜負了父輩的期望。
? ? ?如今我在大學,卻突然恐慌起來,我開始懷疑父輩的意思,上大學真的可以找到好工作嗎?書上說讀書上學和吃東西一樣。很多讀過的書,學過的知識我都忘了,很多我曾經吃過的東西我也忘了,但它們的一些肯定已經變成我身體的血液,骨頭和肌肉。那些書和知識我想也是一樣,只怪我太年輕,還沒有發現它們究竟在我靈魂里面變成了什么樣。但這發現必定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我現在20歲,已走完生命的四分之一,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接下來的漫長時光,我也許會在某一年某一天的某一瞬間恍然大悟。
? ? 可我此時回望我過去的二十,竟絲毫沒有任何記憶!在逝去的年歲里,我的青春,被父輩的教訓,還有留守兒童這種環境壓制住,我沒有在青春期里做過任何以為瘋狂的事,也沒有談過刻骨銘心的愛情,沒有逃過課,沒有和討厭的老師頂過嘴,亦沒有和染發的痞子打過架。而這些都只是因為不想給年邁的爺爺奶奶帶來麻煩,他們年紀大了,是應該安享晚年的年齡,不應該有悲傷哀愁,因此我循規蹈矩,從不惹事。盡量讓他們開心。
? ? 我的青春就這樣混沌過去了十幾年,我在異地上學,想著趁自己年輕,去另一個地方遇見不一樣的人,殊不知,不同的還有氣候、食物。安徽這地方,夏天熱,冬天冷,四季分明。學校里少有豬肉,而云南卻主吃豬肉。雖然每次上學或回家都要坐三十三小時的火車,都要經歷一天兩夜顛簸的孤獨,但我從沒后悔來異地上學,因為我有了和別人不一樣的經歷,我親身體驗過華中人民的生活方式,我也算是去過遠方的人了。除次之外,我還遇見了一個漂亮的女孩。她有氣質,善良純樸,看一眼就知道她是個安靜不惹事的女生。她曾寫“如果你想要遇到一個讓你欣賞的人,那就得具備被他人欣賞的特質。先變成自己喜歡的人,再遇見一個無須取悅的人”,她還寫過“你現在所處的路都是自己選的。學會捂上自己的耳朵,不去聽那些熙熙攘攘的聲音。做你自己喜歡的事,不要理會其他,他人給你的標簽。do what you love and fuck the rest”。啊,你到底是個什么樣的女孩,我想聽你的故事。
? 姑娘,把你的故事說給我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