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緊著讀完了《論美國的民主》下卷,讀完整個上下卷對我來說無疑是一次巨大的精神洗禮,使我較為深刻地感受到了資本主義早期民主社會的情況。在下卷里,作者托克維爾以美國的民主社會為背景,論述了自己的政治哲學思想和政治社會學思想。下卷出版于1840年,盡管距離上卷出版只有五年之隔,但時代背景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尤其是法國大革命發展得迅猛異常。然而,我們卻可以驚訝地發現,托克維爾時代的美國社會與現在的美國社會仍然有著很大的相似點,其在書中論述的有關民主的好處和問題仿佛讓我忘記了這本書的成書年代是在近兩百年前。
? ? ? ? 下卷分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民主在美國對美國人智力活動的影響,第二部分是民主對美國人情感的影響,第三部分是民主對美國社會民情的影響,第四部分是關于民主的思想和感情對美國政治社會的影響。其中,第三部分也即民主對民情的影響是托克維爾思維和論述的重中之重,當然,民主與民情也是一個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過程或者說關系。
? ? ? 《論美國的民主》整部書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是法國大革命催生的民主探尋與新世界發現的能夠照亮新世界的建設原則的奮斗結晶,其寫作的目的是希望從美國的民主制度中尋求有益于革新法國政治體制的良藥。托克維爾在書中寫道,“沒有比以人民的名義發號施令的政府更難抗拒的了”,在此,他破天荒地提出了其著名的“多數人的暴政”和社會平庸化”理論。而美國民主之所以避免了托克維爾所擔心的“多數的暴政”和“社會平庸化”,正是因為美國國父們將“托克維爾式的悲觀”融入了制憲的考慮。由于他在書中的許多極富前瞻性的政治推測,他也因此被后代學者譽為“政治預測學之父”。托克維爾終身執著于民主社會與對民主政治的迫切渴求,使他于考察完美國民主社會后,迫不及待地寫下了該著作,并使之成為了19世紀的法國乃至世界的最著名的閃耀新星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