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滿嘴是愛,卻面目猙獰。”
? ? ? ? ?最近這段時間,微信朋友圈微博等各大網絡社交軟件“你滿嘴是愛,卻面目猙獰”的標題視頻上了熱搜榜,引得不少人轉發和關注。
? ? ? ?這是“我是演說家”的一段演講視頻,演說的題目是《幸福為什么那么難》,演講人是一名心理咨詢師,她叫賴佩霞。
? ? ? ?她以自己的親身經歷為切入點,聲情并茂地講述了原生家庭對自己親密關系的影響,媽媽對她教育方式的影響帶入到她日后的婚姻生活里,因為愛自己的媽媽,她對媽媽的話言聽計從,比如有話當面直說的處事方式影響了她和公公婆婆的關系,一些來自原生家庭的根深蒂固的觀念讓她在自己的第一段婚姻關系里撞得頭破血流。大人們用自己認為正確的方式教育小孩兒,用大聲嚴厲指責的方式說自己愛孩子。“我罵你,是因為我愛你,你聽懂沒有?”
? ? ? ?賴佩霞的演講中的這幾句話“我們要不要誠實一點?我罵你,不是因為我愛你,我罵你,是因為我情緒管理不好。請記住罵不是愛,如果你不想老了孩子也這樣對你,那就從現在開始改變,幸福真的不難!原來指責不是愛,而是親密關系的殺手。只要我們愿意改變,幸福可以不難。”深深觸動著我的內心。
? ? ? ? 我是含著淚看完這段視頻的,看了一遍還不夠再來一遍。我相信聽完這段演講的人,有很多和我一樣會有所觸動。這些簡單的話道出了影響大多數中國家庭親密和諧關系的真相。應該說是沒有父母不愛孩子的,只是當愛的方式充斥著盛氣凌人的面目猙獰時,叛逆不接受的逃離也有了可解釋的緣由。
? ? ? ?不管是父母,還是老師,對待孩子我們要不要誠實一點,當我們用指責的語氣和失控的情緒數落要求孩子時,我們可不可以像演講里說的那樣先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再去談是不是愛?不要再以愛的名義發泄自己的情緒。
? ? ? ? 親愛的爸爸或者媽媽,當你在單位工作不順心回到家里,看到孩子正在看電視,你氣不打一處來關掉電視,近乎咆哮著呵斥孩子天天就知道玩兒趕緊學習去,喋喋不休沒完沒了,就差動手操棍質問怎會如此不爭氣。孩子見狀慌亂失措緊張兮兮,趕緊躲到書桌前戰戰兢兢掏出書本。請問這是愛孩子還是在發泄情緒嗎?
? ? ? ? 親愛的老師,你的學生今天沒有完成作業,背書還是不會,你帶著情緒要求他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任務,把問題歸咎于他不認真用心努力,看著他低頭面紅耳赤無奈又彷徨的樣子,你的大道理鋪天蓋地,恨鐵不成鋼接踵而至,焦急的情緒全寫在臉上,請問你這是真的關心學生還是在施加壓力?
? ? ? 一名年輕老師,學習生涯是傳統的教育模式,不能稱得上是那個年代教育的犧牲品,只是形式所為而已,面對不斷革新變異的社會和教育模式,必須學習新的教育理念適應現在的教學方式和為師之道。然而,固有的受教育模式卻深深地注入到腦海里,有時也會因為著急控制不住情緒,對學生失去耐心。必須得承認時代不一樣了,我們都需要學習新東西,眼光不僅僅局限在課本上的那些東西,要多接觸一些新的東西。老師和父母也一樣,也需要學習改變自己,因為受過的教育模式和你們不一樣,就會覺得那個時候的一些方式是正確的,也會拿出來用在學生身上,卻忘記了有些方式早已不適合,所以我們每個人都需要學習,需要適應和改變。但很多時候這個世界的日新月異的速度是你根本想象不到的迅速。如果不去學習,不是世界甩了你,而是你拋棄了世界。
? ? ?想起有天晚上在外面吃飯,遇到一位年輕的媽媽帶著一個三四歲的小男孩兒吃飯,媽媽時間可能比較緊張,吃得快一些,而小孩兒慢慢悠悠,沒什么壓力,一邊玩兒著,一邊心不在焉地張嘴接著媽媽遞過來的飯,過了一會兒,聽到媽媽嚇唬孩子的聲音你趕緊吃啊,你在不吃,我可走了,把你丟在這飯店里,讓人給你抱走。小男孩兒似乎并沒有聽進去媽媽的話,依舊專注于自己的玩具。媽媽不耐煩了,你到底吃不吃啊,你不吃我真走了,給你扔這兒!男孩兒這才又張嘴吃了幾口,媽媽看是等不及了吧,不再要求孩子吃東西了,抱著小男孩兒走出了飯店。看著他們遠去的背影,我感慨萬千,這樣的話再熟悉不過了,很多小朋友都受過這樣的威脅或誘騙吧?我猜這位年輕的母親小時候也被她的家人這么嚇唬過。小孩子是不懂得時間緊迫來不及這樣的道理的,但他能知道自己的饑飽問題,他可能不會說,但會通過自己的方式表達他的意愿,這個小男孩兒當時不吃飯,一定是不太餓的,不然他肯定狼吞虎咽吃起來了或者是玩具太吸引人。但我想如此嚇唬肯定是談不上有耐心地愛了。
? ? ? ?曾經我也是個在黑暗的愛中無助的小孩兒,帶著枷鎖將自己鎖在別人的陽光下,彷徨迷亂,不敢走出來。因為我怕,怕自己的反抗摧毀了那些布滿瘡痍的愛,怕自己一不小心就說錯了話,我只能躲在別人看不見的夾縫里修飾自己。當我看到那些扣著愛和為你好的帽子將自己的情緒惡狠狠地發泄到一個無辜的孩子身上時,我恨得咬牙切齒卻無能無力,有時我也會這樣子,我也恨這樣的自己,為什么不能反省自己的問題。
? ? ? ? ?都說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如果說新出生的嬰兒是一張白紙的話,那父母便是為這張白紙畫上第一筆的啟蒙者,勾勒出這張白紙的底紋,即使后期在不同的環境里濃妝艷抹,也始終逃不掉原始的輪廓。
? ? ? ? 所以,作為成年人,還是誠實一點吧,適可而止學會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對孩子多一些耐心,當面目猙獰說愛時,承認自己沒有控制好情緒吧!多去學習吧,拿出自身覺知的洪荒之力做出改變吧!只要你敢去沖破自己的牢籠,沒什么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