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跟朋友閑聊,說到老家的某飲料,就是有童年的味道的那種,想叫朋友買一箱郵過來,不料朋友卻說那家食品廠倒閉了。
最近盛行萬眾創業,然而真正做起來的又有幾個?
每一代的中國人都有一個同樣的困惑……
40年代出生的創業者困惑自己為什么不能成為任正非(1944年出生)
50年代出生的創業者困惑自己為什么不能成為王健林(1954年出生)
60年代出生的創業者困惑自己為什么不能成為馬云(1964年出生)
70年代出生的創業者困惑自己為什么不能成為馬化騰(1971年出生)
80年代出生的創業者困惑自己為什么不能成為程維(1983年出生)
創業在同一時代,為什么你成為不了任正非、王健林、馬云、馬化騰和程維呢?
出生在同一年代,為什么你的同學成為了億萬富翁,可是你卻沒有呢?
或者說為什么別人的企業能成為老字號,而你卻面臨著倒閉呢?
失敗的原因大致可以歸納為以下20種,大家不妨對號入座:
1 產品不十分滿足需求
創始人執著于自己的原始想法,卻始終沒有了解這個想法是否符合市場需求,活在烏托邦里。
2 融資耗盡
資金鏈斷裂或者不能籌集新的資金。
3 團隊浮腫
團隊中吃干飯的太多,或者沒有一個能夠主持大局的,互相推卸責任,這點也可以說是管理的不足,責任和義務不能落實到每個人。此外,合作團隊的分裂經常是致命的。
4 核心技術
核心技術才是競爭優勢,簡單的技術在現在互相抄襲的社會已經不能生存,小企業一旦有技術稍有風頭,大企業便會利用手上的財力物力輕松抄襲,甚至做出比你更好的技術。
5 收益率問題
對于大多數公司,找到合適的定價是不可能的,需求在變,產能在變,只能盡可能地靠近最合適的定價以期產生長期的最高收益。
6 垃圾產品
跟之前說的一樣,所有產品都只存在于烏托邦里,美好都是幻想出來的。
7 商業模式
沒有好的商業模式,就算價值再高也不能變現。
8 營銷
技術人員始終只是個做技術的,你的產品可能僅僅存在于設計師和圖紙上,輸送到終端成交才算完成。要利用營銷對外交付更多產品。
9 客戶
過于聽信客戶,或者忽視客戶都將失敗,你的產品存在的意義就是服務客戶。
10 發布時間
想想Apple和三星手機各自的發布時間就知道了。還有,過年那么多春晚你到底想讓我看哪個?
11 精力
在沒有支柱產業的時候把投入分散,最終你會什么都沒有。
12 與初始思想矛盾
創始人和投資方意見不合,跟之前說的團隊合作類似。但是這個是可以商量的,而團隊卻不行,不解釋那么多。
13 ?發展偏離軌道
不解釋
14 熱情消失
不解釋
15 地理位置不佳
小企業主要考慮資源和交通,大企業還會有其他原因,諸如稅收等。
16 沒有資金支持
這個會與2、4、6點形成連鎖打擊,也就是你能見到的大部分企業死去的原因。
17 法律風險
法律意識淡薄,法律風險高,不懂稅法,甚至不懂人情法等等。
18 意見獲取
閉門造車。有的老板因為耍腕,不聽員工或者客戶意見(9),或者意見上報過程有漏洞(3),都會使企業浪費大量資源,最終進入2、4、6、16的連鎖打擊。
19 人才匱乏
心有余而力不足,通常也會成為上面連鎖打擊之后壓倒企業的最后一根稻草。
20 及時改錯
頑固地走老路,下場我也就不說了
上述的各點的詳細說明,請等待后續。
文章為原創,如需轉載請注明來源:
作者:G領域/VA
微信公眾號:G-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