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銷書策劃出版七法則

“暢銷書”的概念應該算個舶來品,“暢銷書”(Bestseller)一詞最初起源于美國。暢銷書的特點是符合當時人的閱讀口味,暢銷書不一定就是好書,但也有可能成為名著。這就要看它的實際價值是否經得起時間的考驗了。暢銷書的考量標準一般是指在固定時間內的銷售量,在國內來說,一年之內的銷量達到十萬冊的,應該就算是暢銷書了。

正是因為暢銷書巨大的利潤和影響,暢銷圖書的運作一直是出版單位爭奪的熱點。根據國內開卷調查數據的分析也確實如此,通常是不到10%的品種,創造了70%以上的銷量。策劃優秀的暢銷圖書也一直是編輯們的努力目標。

我常常把自己策劃出版過的圖書分成兩類:一類是得手的,一類是失手的。得手的當然是取得成功的暢銷圖書,失手的應該算是自己的失敗之作。不管得手還是失手,都要總結經驗教訓,“解剖麻雀”。

結合自己的出版經歷,我從諸多項目的策劃過程總結了一些心得體會,未必權威,但確實都是我個人多年來的經驗之談,希望能對其他從業的朋友有所啟發和觸動。

1,編輯要學會培養自己的編輯理念,樹立正確的出版價值觀:

我們的教科書通常會說,編輯、復制、發行是出版三要素,編輯是出版活動的前提。面對魚龍混雜的各種稿件,究竟什么樣作品的值得編輯加工?這就涉及到一個判斷標準的問題,所以說,我們探討的編輯理念,也可以理解成一個編輯判斷作品是否具備出版價值的標準。判斷標準的高低,與作品質量的優劣有著至關重要的關聯。

成年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觀、價值觀,我覺得一個編輯的編輯理念,其實就是他的職業“價值觀”,這種價值觀判斷直接取決他對作品的取舍。

所以,如果要成為一個優秀的圖書編輯,要不斷提高我們的出版價值觀。這中間需要我們閱讀大量的文字作品,經常與同行互相交流心得,結合自己的策劃作品不斷切磋琢磨。要關注暢銷書的流行趨向,不斷“接地氣”,只有如此才有可能對暢銷書保持持續的敏銳的判斷力。

2,產品的上市時機要順勢而為:

我們都知道,順勢成功的幾率要遠遠大于逆勢。比如2011年出版的《蔣介石自述》?,F在回顧起來,這部作品的誕生,雖然歷經曲折,暢銷的要點也有很多,但順應時事潮流,應該是這本書成功的一個重要因素。

蔣介石自述封面效果圖

《蔣介石自述》的出版上市,正好趕上“辛亥百年”,所以做到了最大程度的借勢,可謂恰逢“天時”。為了趕上出版進度,我們在2011年春節之后,就加快了這部作品的上市進程。上卷在上半年四月初如期面世,上市之后,因為選題獨特,設計新銳,加之話題性特別強,《大公報》、《文匯報》、《中國青年報》等媒體紛紛大范圍深度的關注和報道,馬英九、邱毅、張鳴等人士紛紛評價此書的上市。馬上,從平面媒體到網絡,這部作品獲得了鋪天蓋地的宣傳和關注。我們敏銳的撲捉到這一切,公司內部馬上從發行到營銷,都開始加班加點鋪貨、宣傳,以搶占最佳的銷售時機。后來的銷售數據證明,我們反應的非常及時,如果晚上幾天,這本書也許未必能獲得這么大的影響。目前的環境,從讀者到媒體,關注度都是瞬間的,人們的耐心越來越小,新聞馬上會成“舊聞”,如果策劃人不抓住最佳時機,千萬百計擴大影響,很可能會錯失自己的產品成為暢銷書的最后機會。

3,要學會制造選題的差異化:

市面上的圖書作品千千萬萬,你想到的其他人很可能都想到了

《蔣介石自述》我是從去年九月就開始備案立項,因為選題相對敏感,所以各個環節需要的時間會多一些。再此期間,也開始了這套書的基本策劃思路和設計定位。當時,我買了很多跟蔣介石有關的各種圖書作品,有傳記、畫傳、日記、文獻等等諸多題材不下百種。翻讀這些資料的同時,我們深知,如果要從這諸多作品中脫穎而出,必須從內到外都有全新的東西。雖然這么做,會冒一定的風險,但一想到風險之外的“異常風景”,但是誘惑著我們一路走下去。

《蔣介石自述》上卷獲得成功之后,我們馬上在七月底推出了下卷,至此,這套書全部出齊。回顧整個過程,應該說既有意料之中的反響,也有意料之外的驚喜。策劃人把控的應該是盡量制造意料之中的事件,對于意料之外的驚喜,我們泰然應之,理性面對,不應強求。

當然,關于這部作品,還有很多好玩的事情。當時策劃這套作品的時候,在設計定位方面,我們有過深入的研究。經過比較我們發現,關于蔣介石的傳記作品,大多都是蔣的個人頭像,加上大字標題。如果我們按照固有思維去設計,肯定也是沿著這個思路做下去。后來我們想,既然要讓這部作品能從眾多的蔣氏作品脫穎而出,就必須考慮與眾不同。經過多次的否定、否定、再否定之后,我們決定用藍白相間的主體設計,同時大膽采用反折口設計方式。簡潔醒目藍白色塊、清晰分明的設計線條,一經上市這種明確堅定的設計風格,就引起讀者的強烈興趣,放在書架之上也非常的醒目。但也因為這本書的十足的“設計范兒”,加之獲得的巨大影響,市面上出現了眾多的仿冒者。大多都采用藍白相間的設計方法,下半年很多關于民國、蔣介石的同類圖書都采用了藍色豎版設計,我笑稱為書市刮起了“藍色風暴”。不管如何,別人的仿冒也算是用真金白銀的來支持我們,一念至此,也便釋然。

4,沒有趣的圖書很難閱讀,沒有“點”的作品很難暢銷

歷來關于讀書的功能存在著很多爭論,現代人被各種媒體轟炸的頭昏腦脹,是否足夠有趣,當仁不讓的成為了眾多休閑閱讀者的選擇標準。一本書有時候也像一個人一樣,首先要有趣、有親和力。然后,這個人也要有一定的內涵,淺薄之徒自然讓人日久生厭,具備有趣和有料之外,還要有性格——有了成熟的性格,他才稱其為一個完整的人。從一部文學作品來說,具有了親和力和內涵,讀起來又讓人饒有趣味,這樣的作品自然性格鮮明,有了自己獨特的立場和觀點。

擁有如此諸多氣質的“顏如玉”,如何不令讀者心動?

作為一個圖書策劃人,策劃和賣點的提煉當然更為重要。作為作品“點”的提煉是個宜早不宜遲的事情,在作品剛剛誕生,還未成書的時候就開始“預謀”,這樣的準備和預熱工作是令一部作品暢銷的先決條件。有很多讀者的好奇心和閱讀需求恰恰都是在這個時候被制造出來的。在很多現實操作中,大眾類的圖書關注者眾多,話題的提出更為容易。比如傳記類書,相對一些學術圖書和專業圖書,就更加容易受到大眾媒體關注。

話題的籌劃、選擇最好在選題階段就有通盤的考慮,最重要的還是要對具體圖書的內容有較為清晰的提煉,敏感地捕捉到其中的閃光點。

5,細節決定成敗

細節決定成敗,很巧合,這曾經是一本超級暢銷書的名字。事實上,圖書是個十分要求細節的工作。一本書的任何一個環節出了問題都可能前功盡棄,正如已經燒到99℃的水,因為缺那“1℃”,水就無法沸騰一樣。把握出版環節上的各個細節,大到選題策劃,小到排版上每個字號的大小,都非常講究。為了一本書的封面裝禎仔細研究、反復修改是經常的事情,為圖書內文字體、版式的變化幾經琢磨更是家常便飯。

有人重視營銷,但忽視了文本。豈知,再好的營銷都是要依附于一個優質的文本,用“向和尚賣梳子”的營銷理念作書,實在是丟了西瓜撿芝麻。對文本細節的重視,才是對讀者負責,針對作品的營銷也相應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回報。

6,網絡淘金背后的叢林法則

作為一個嗅覺靈敏的出版人,網絡已經不僅僅是個尋找出版資源的“作者倉庫”或者“文學作品集貿市場”,網絡正日益演化成“出版高地和源頭”,能從中看到很多潛在的讀者需求點。目前的圖書出版市場也的確引證了這點。翻開近年來的暢銷書排行榜,會發現越來越多的作品都是從網絡開始發跡的。

很多出版機構圍繞一部四大名著,基本上半年的選題都出來了。這樣做當然無可厚非,只是會在老路中慢慢失掉對市場的敏銳感覺。從2006年開始,我發現軍事小說領域是很多出版人尚未涉獵的領域,市場上關于軍事文學大多是跟歷史有關的沉重題材,虛擬類的小說作品很匱乏。很快,我在第一時間內找到了一個系列小說的好“胚子”《彈痕》,充分打磨包裝后,系列作品的第一部《彈痕—絕密尖兵》終于上市了。這本書在新浪讀書開始連載,僅僅兩周的時間,《彈痕》從眾多的題材和各路的名家中脫穎而出,在新浪讀書榜上排名第一,頗受關注?!稄椇邸窂淖髌吩诰W絡上甫一露面到2008年,整整一年多的時間,在百度暢銷書排行始終居于前十名左右,網絡上慢慢升溫,使該書的市場銷量也節節攀升,成為了眾多軍事小說迷追捧的對象。

圖書策劃人就像一個項目經理,是整個圖書創作過程中的靈魂和指揮者,良好的社交溝通能力是必備的,與作者和助手充分溝通,默契配合是整個策劃制作過程的保障。還有就是與出版社和媒體溝通的時候社交能力則更為重要,要千方百計說服出版社接受自己的好選題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還要說服媒體朋友認可自己所策劃圖書的市場價值。每個圖書策劃人都有自己的觀點和看法,關鍵是看如何能與自己所出版圖書的定位讀者打成一片,把讀者代入自己書的世界中徜徉,讀者喜歡才是最值得做書人高興的事情。

圖書營銷一定要以內容為王。營銷者應該清醒地認識到,營銷活動不管以何種方式展開,如果脫離了內容這個實質性的東西,營銷活動做得再好、資金投入再多、聲勢如何浩大都無法達到圖書銷售業績和利潤的增長,最終有可能是一場眩目過后的虧損。

時下因為多種媒體的興起,傳統圖書的敵人越來越多,運作暢銷書的難度也越來越高。同行之間的競爭自不必說,我們主要的敵人是電視、手機、網絡,強敵壓境之下,一部作品的成功除了個人的努力之外,形勢與運氣似乎更加重要。

7,編輯更多的是靠自己的悟和學習:

我一直覺得優秀的圖書編輯都是自己悟出來的,不是靠培訓出來的。就像體育運動員,都是靠自己的行動鍛煉出來的,決不是捧著幾本教科書就能奪得世界冠軍。

古人有句話說的好,“書讀百遍,其義自現”,圖書編輯也是這樣,只有自己的書讀的多了,做的書多了,才能培養自己的職業嗅覺。編輯要培養對圖書的超強感覺,并愿意將圖書作品打磨成型。盡管有相關的編輯業務培訓,但我從沒聽說過有哪個編輯覺得非得參加這樣的培訓不可。更常見的情況是,編輯技能的提高來自實踐和嘗試。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在對的時間、對的地點,遇到一本對的好書,確實是生活中一件非常讓人驚喜的事。一本好書對于讀者而言...
    0f5fbe338d53閱讀 454評論 0 3
  • 前段時間,新聞客戶端“今日頭條”被各種媒體(傳統媒體、網絡媒體)圍攻,爭議的焦點是版權和所謂智能推薦。傳統媒體當然...
    趙賽坡閱讀 748評論 2 16
  • (題記:丁酉中秋,秋雨綿綿,感而記之) 可憐今月歸何處,煙過云遮故里屋。 誰負嫦娥蟾桂意,獨留思念落成孤。 秋深意...
    白云之外閱讀 238評論 2 3
  • 我是陳燦,和他糾纏了十年,當過他女朋友做過他二奶,三個月前我親手把他送進了監獄 今天去監獄看他后去了他家,他老婆帶...
    江山紅顏夢閱讀 892評論 1 2
  • 這是我的老師如其寫的《非暴力溝通》一書的簡介。 他的原文的題目是:覺察深層需要,活出生命之愛。 我自己很喜歡有畫面...
    王良云閱讀 504評論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