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這是一個IP橫行的時代, 哈利波特雖然完結,但還有《神奇動物在哪里》;不知道柯南道爾看著他的《福爾摩斯》拍出《夏洛克》這樣的21世紀版,是什么感受。
對我們中華兒女來說,《西游記》就是我們的一個大IP。每年暑假都會準時出現的央視版《西游記》,讓人看到中國動畫片曙光的《大圣歸來》,連王寶強的《大鬧天竺》,主角起名字都消費西游記——唐森和武空。
喏,星爺不也愛用這個大IP嗎,從《大話西游》到《西游降魔篇》,再到《西游伏妖篇》,甚至還宣稱,要將西游系列做成一個品牌。
2.
我沒有帶著任何期待走進電影院,因為我還沒有看,心里就對《西游伏妖篇》有了偏見:一定是一部沒有情節,沒有邏輯,根本不值得一看的影片。
準確地說,這應該是我對星爺電影的偏見,我愛不來無厘頭式的邏輯,我看不清深沉的道理。
這一開場,就有濃濃妖氣逼來,暴躁的孫悟空,好色的豬八戒,一根筋的沙和尚,傻呆呆的唐僧,妖氣襲人的蜘蛛精,情節緊湊,包袱不斷,即使想上廁所也忍住沒去。可從踏進天竺皇宮,情節開始掉鏈子,節奏變慢,故事的張力迅速變弱,即使整塊屏幕充斥著特效與bgm,依然讓我忍不住問,還有多久結束?
但,星爺的電影從來都是厚積薄發,當年的《月光寶盒》被評為年度十大爛片,前些年的《功夫》被人詬病星爺已經江郎才盡,星爺的電影總需要時間,需要解讀,需要發現細節才能翻身,又再次被人奉為神作。
事實上,我從來不是星爺的影迷,因為我沒有試圖解讀,沒有試圖深挖,星爺的電影在我的印象里更多帶有符號性的東西:夸張的動作,無厘頭式搞笑,還有看到如來神掌的出現,就可以放下爆米花收拾包包準備離場了。
3.
這次的《西游伏妖篇》也走的這個套路,看了很多影評,褒貶不一。有人認為整部都是爛片,有人認為是半部好片,也有人認為星爺的這部片子很多細節值得琢磨,過上三五年就會翻身成神片的。
星爺電影的男主角清一色的是扶不起的阿斗,總會跌入人生低谷,在愛情的幫助下,找回自信,逃避愛情,總要在失去愛情時,才會發現愛情,成就自我。
整部片子看來,著實有一句話打動了我,“有過痛苦,方知眾生痛苦,有過執著,放下執著,有過牽掛,了無牽掛。”
唐僧在遇到段小姐時,有幸得到段小姐相助,才能降伏魚妖和豬妖,但因為自己的身份不敢與段小姐相愛。
唐僧在失去段小姐時,終于修得如來神掌,降伏猴妖,但付出了失去自己摯愛的代價。
在經歷痛苦后,才能體會痛苦到底有多苦,對待他人才能有一顆憐憫的心。
唐僧經歷了段小姐的深情后,用悲憫的心對待小善,感化小善。唐僧對孫悟空怒吼,是不是我愛的女人都要要被你殺光。在這場戲中戲里,這句話包含了多少真情,多少假意。
因為經歷執著而帶來的痛苦,才能了解執著無法帶來幸福,唯有放下執著,才能避免痛苦。
唐僧在段小姐死后,因為執著放不下段小姐而痛苦,但愿勸小善放下執著,而為她超度。
此后,無論對段小姐,還是對小善的牽掛,成為了西行取經的生活調味劑。
4.
人生若想得道,要從自己受過的苦,放不下的執著與牽掛中去內求,從痛苦中得到憐憫之心,從執著中得到既來之則安之的坦然,從牽掛中得到放下才是擁有的超然。
當唐僧把自己所遭遇到的不幸僅僅視為那些發生的眾多苦難中的滄海一粟,他就擁有了普度眾人之心。
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生活給你多大的痛苦都接著,接得住、熬得過、悟得出,你才能達到非凡的境界。
能承受住痛苦,才能成佛。
當下,我們或多或少都有些敏感易怒:電梯里一個別抽煙的要求,換來一頓毒打;春晚一個關于生孩子的小品,引起了半個微信公眾號圈子的怒罵;一個老人摔倒在地,鮮有人敢于上前救助;明星出軌,整個輿論恨不得把他們活生生地吞掉。
我們的同理心,去哪里了?
星爺能用一部部的電影反復告訴我們“有過痛苦,方知眾生痛苦,有過執著,放下執著,有過牽掛,了無牽掛”的道理,實在是高。
5.
打出4顆星,后半段的故事情節+除了林更新外其他小鮮肉的演技扣掉2顆星,但是忍不住為星爺的情懷加上一顆星。
很多人說能從星爺的電影看到自己的影子。也許再過幾年,也能從《西游伏妖篇》中看到自己的影子。
西游3,星爺,我們還約。
期待各位大神的深度解讀。
哦,對了,還有一件事,
請相信以上言論都是我的胡說八道。
還有異想天開:
星爺欠我們什么,我還真不知道;我們欠星爺的,除了電影票,還有一點點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