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記憶中的天總是很藍,草總是很綠,陽光總是很刺眼,9歲那年奔跑過的農(nóng)田已經(jīng)變成了森林,但是童年的歡聲笑語卻穿越時空時時回蕩在耳邊。
? ? ? ?9歲那年,和大多數(shù)同齡玩伴一樣瘋狂的喜歡吃豌豆角,飽滿的豆粒、鮮嫩的豆莢,剝一大把豆粒,一把塞到嘴里,顆顆飽滿、粒粒香甜。豌豆角帶來的幸福感充溢著整個童年,對豌豆角的鐘情讓我們一次又一次地淪為熊孩子。
? ? ? ?我們?nèi)宄扇骸⒎止っ鞔_,有負責放哨、有負責采摘、有負責裝袋......就這樣我們在別人的田地里為了一飽口福恣意的干著不恥的事情——偷盜豌豆角。突然放哨的孩子一聲大喊:“二紅眼,來了,快跑~”之前分工明確的小團隊像炸了窩的螞蟻,肆意亂竄,害怕、羞愧、逃離的念頭驅(qū)使著我們一直往前跑,逃跑的路上散落著我們辛苦采摘的豌豆角和因著急逃跑丟掉的鞋子,背后充斥著二紅眼的謾罵聲,耳邊跟隨著小伙伴們的哭喊聲,那天我不知道他追了多遠,但是害怕驅(qū)使我跑了很久、很久,跑過了小路、跑過了山丘、跑過了森林、甚至跑過了時間。
? ? ? ?這一幕回憶并沒有隨著時間的增長而消逝,反而歷歷在目,久久不能忘懷,從最初的害怕變成了后來對童年的美好記憶,對二紅眼的懼怕變成了一個記憶中鄉(xiāng)村特有的符號。
? ? ? ?二紅眼之所以稱為二紅眼是因為家中排行老二,眼睛因為眼疾常年布滿血絲,所以人送外號——二紅眼。當時,一起的小伙伴們大多對于這個其貌不揚的男人有著天生的恐懼感,他說話含糊不清,所以在我的記憶中幾乎沒有他的經(jīng)典語錄,但是他很擅長唱歌,在如今看來怪異的唱腔卻反映了當時流行歌曲的審美,在田地、在街頭、在草原經(jīng)常能聽到他歡快的歌聲,每每聽到心里總是一驚,害怕因為豌豆角事件他會趁著父母不在堵在哪個犄角旮旯里狠揍我們,事實表明,他像不認識我們一般,對我們不聞不問,對于這種情況我們經(jīng)過一番討論后,得出的一致結(jié)論:二紅眼肯定因為眼疾沒有看清我們是誰。
? ? ? ?于是,我們重操舊業(yè),分工明確地干起了老行當——偷盜豌豆角,以后的幾次作案中再也沒有遭遇第一次的狼狽,對此,我們歸功于我們高明的作案手段。那個初秋,豌豆的甘甜趕走了整個秋天的涼意,在田埂上我們再也沒有聽到二紅眼歡快的歌聲。
? ? ? ?當二紅眼的歌聲再次響起時已經(jīng)沒有了往日的歡快,隨風入耳的歌聲淺吟低唱,依然婉轉(zhuǎn)卻透露著悲傷。不久后得知二紅眼的老伴兒病逝了,對于二紅眼的老伴兒我?guī)缀跏菦]有印象的,在記憶里我甚至一度認為他是個老光棍,原來他老伴兒是個病秧子,所以我們屢屢作案成功有了原由,他歌聲中的悲傷也有了原由,以后的時光中常常能聽到他哀傷的歌聲,如果說想念是一種病,二紅眼已經(jīng)病入膏肓。
? ? ? ? 那時我還小并不能明白相濡以沫的愛情到底是一種怎么樣的姿態(tài),在人們的口口相傳中明白了二紅眼的執(zhí)念:所謂的相濡以沫是一種世俗、相互攙扶的煙火愛情,一種在柴米油鹽中相互嫌棄卻又不忍分離的歲月,相約一起在平靜、關(guān)心、爭吵的日子中一起走向暮年,而你卻爽了約、失了信,獨自離去,留我一人在這人世間受盡磨難,連我最后的結(jié)局也盡失顏面。
? ? ? 人們說不能在二紅眼的面前提及他老伴兒,一旦提及,眼淚就像決堤的大壩一般洶涌而出。之后的二紅眼像祥林嫂一般,遇人便說“我和我老伴兒的那些年”,人們聽的多了自然就少了同情多了煩躁。
? ? ? ?后來他有了說話的伴兒——牛,他與牛說家長里短,牛提供源源不斷的奶水維持他的基本生活,在田埂、在樹林牛吃著草他唱著歌,世間的孤獨不過如此爾爾。
? ? ? ?在我們的眼里二紅眼再也不是追著我們后面罵娘的那個兇神惡煞了,在家長的教育下我們也金盆洗手不再干偷盜豌豆角的行當了。
? ? ? ?他似乎看開了一切卻又像囿于那個圈子無法出來,他變成了一個憂傷的歌唱者,在田埂上在樹林間日日吟唱,是呼喚也是悼念。
? ? ? ? 時間飛逝,離開記憶中的鄉(xiāng)村已經(jīng)很多年了,隨著時間的流逝和腦容量有限我忘記了很多事,但是二紅眼一直是故鄉(xiāng)一個標志性的存在,故鄉(xiāng)中的人大多已經(jīng)遷徙到城市中,依然堅守故土的是舍不得這片土地也是沒有能力離開的老人們,以他們的年紀再也適應不了城市快節(jié)奏的生活。每次傳來的故鄉(xiāng)消息不再是誰家嫁娶迎新、誰家蓋房裝修,而是一個個老人離去的訃告,二紅眼的消息就在這一眾訃告中,“你們知道嗎,昨天二紅眼死了,半夜死在了街上,早上才被人們發(fā)現(xiàn)”這是我從第三方聽到的消息,在這樣的新時代,再也沒有比這更慘的死法了。
? ? ? ? 無兒無女孑然一身的二紅眼一生如果說最快樂的時光就屬與老伴兒相守的那些年吧,那時候他還能追著我們在田間的阡陌上奔跑,還有力氣罵娘,后來的他唱的歌比說的話多,唱悲傷的歌比歡快的歌多,也許連死的選擇都是經(jīng)過反復考量的吧,死在街頭盡管不體面但總比死在家里不被人發(fā)現(xiàn)的好吧。
? ? ? ?在中國的廣大農(nóng)村里像二紅眼一樣的孤寡老人有很多,貧窮、孤獨、缺愛是他們的生活常態(tài),二紅眼的故事是他們的一個縮影,無奈、掙扎、與世隔絕讓他們失去了與時代對話的權(quán)力,他們無處發(fā)聲,失去話語權(quán),在有限的時光里耗盡生命最后的燈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