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父母在我幼兒園結束,即將踏入小學校園的大門的前幾天,他們宣布了正式離婚,在還沒有正式離婚前,父母已經分居多年,而我3歲前和媽媽一起生活,4歲后至今都在和爸爸一起生活。在他們分居但還沒有正式離婚之前,眾多長輩眼里我還是有家庭有父母的孩子,就在他們簽下離婚協議書那一刻開始,從此我在其它人眼里變成了一個可憐的沒有媽媽的孩子了。現在回憶當時那階段,父母離異,我深處那階段對我還是孩子來說傷害真的沒有什么,我并沒有覺得我的人生我的家庭和別人家有什么不同,我要的東西我的父母依然還是可以滿足,我每天照樣讀書和小伙伴玩耍,依然和以前一樣開開心心,但是每次碰到外人(長輩)當她們問起我:你想不想你的媽媽呀?爸爸對你好不好呀?父母以后會各自有家了你以后怎么辦啊?等等一系列問題,每次我在和小伙伴玩耍中,只要我碰到這樣的長輩問我這樣問題,我會立馬覺得我是離異家庭的孩子,我在別人眼里我是沒有父母的孩子,沒人管的野丫頭了。心理會立馬不開心,想流淚,想要靠在父母的懷抱里,但是面對別人處于關心的問候,我必須作出很輕松的樣子,回答他們:我不在乎,我的覺得我很開心,有時候長輩問多了,我不想回答了,我就微笑一下轉身跑去和小伙伴玩,其實玩的心不在焉了,心里會想著我的父母怎么不好好的生活一起,給我一個完整的家,沒有人會給我答案。想著想著我就遺忘了,又恢復了那個傻丫頭的模樣。所以,懇請眾多的長輩,面對離異家庭的小孩子,不要問太多關于父母離異后的問題,如果你關心他,就把他當成正常家庭的孩子來看待,父母離異有時候真的不會給孩子帶來太多的傷害,反而是你們的“關心”問題,給他帶來了巨大的傷害。請把離異家庭的孩子當成正常家庭的孩子來看待。
? ?我屬于天生性格樂天但也有一點悲觀的女孩,在我眼里我一直認為父母離異不會給我帶來什么特別大的傷害,按現在社會關系發展來看,這是正常現象,但是我現在踏入社會了,我接觸了幾個孩子有父母離異,也有父母一方早逝的,我作為一個自身父母離異,我的恩師母親早逝的角度來探討面對這樣的問題。可能書讀多了,書里都在告訴我們,家庭有缺陷的孩子,心里會有問題,慢慢的我長大了,面對這樣的孩子,我也會情不自禁的對他們點起來了同情心,更多的關注,但是我回憶我小時候父母離異后最討厭那些對我有同情心的人,因為他們的同情心讓我覺得我是有問題的孩子,反而希望他們把我當成正常的孩子來看待,我不喜歡特殊照顧的感覺,你可以適當那個的關心,但請不要涉及父母的問題。所以,我現在面對這樣的孩子,盡量給他們恰到好處又溫暖舒適的關心度。
和孩子相處的時候更多的讓他心里建立起對你的信任度,要建立信任度,你必須要關愛關心真誠的對待孩子,多聽孩子說,當孩子有問題向你求出的時候你能幫他的腰盡量幫助他。這事給孩子最好的教育和禮物方式。